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中央党校刊物分析:涉腐官员级别高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本周刊文分析2006年中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特点。文章分析认为,2006年是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一年,官员腐败依然保持着级别高、贪腐数额大和“群蛀”现象严重的特点。廉政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反腐态度坚决,行动快速。二是重点突出,打击有力。三是廉政建设步伐加快,中央对地方官员监督的垂直控制力加大。2006年腐败及廉政建设的特点表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仍然艰巨、漫长,但却是充满希望的。 全文如下:

 与腐败较量——2006年的特点
  2006年是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一年。从已公开的材料来看,官员腐败依然保持着级别高、贪腐数额大和“群蛀”现象严重的特点。
  首先,涉案区域及其官员的级别较高。京津沪三市高层干部队伍中都发现问题,如,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的腐化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涉嫌经济案,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涉嫌挪用32亿社保基金案。尤其是一向被视为规范、清廉的津、沪二地出现高级干部腐败案,暴露出长期以来对党内高级干部行为监督乏力的体制缺陷。
  其次,贪腐数额越来越大。由于案件多涉及房地产或固定的社会基金,故而这类案件的涉案数额都超亿元。如,郴州市住房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的贪腐额仅用于豪赌的就达1亿多元,而上海社保基金案中挪用数额高达32亿。
  再次,群蛀现象严重。凡是涉及高官案,尤其是领导班子第一把手的问题,一查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如,湖南郴州市贪腐案带出市委书记李大伦、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副市长雷渊利及其他政商界人士158人(雷渊利称自己的贪腐在整个郴州只能排在第12位);福建省工商局局长周金 伙案引出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仓山区区委书记、土地局局长等官员;上海社保基金案调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委书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电气集团副总裁和董事长、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等一些厅局级官员便相继浮出水面。这一情景再次表明干部选用制度的漏洞:“平庸者上”的提拔惯例、“带病提拔”、“带病在岗”现象的反复出现(如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任职才一年零五天就受贿30万),透视出用人制度方面的顽疾,而各种基金(如公积金、养老金等)的险象环生,更是暴露出基金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馅。
  据媒体报导,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由于发展目标大、专案多,普遍感到财力吃紧,社保基金由此成为眼中‘肥肉’”,而社保基金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如,各地社保基金看似由各地管理,实属“无人监管状态”;在监管体系方面,管理部门看似很多,“地方的财政、税务、银行、审计、工会等多个部门都参与管理”,而实际操作中各自职责不清,无法发挥作用。管理和监督机制上的先天漏洞,给了腐败以可乘之机。据《经济参考报》(2006年9月15日)报导:“多年来各地的社保基金违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专项清查结果显示,1992年至2004年,仅养老保险金就有约100亿元被挤占挪用”。
  社保基金频繁地被挪用,在于基金本身的特点和挪用行为的隐秘性,但是一些基金在挪用时决策者对其去向是十分明白的,而问题曝光后人们则不清楚在涉及巨额资金的决定作出时,是否真正经过班子的集体讨论。奇怪的是,在具体操作时,无论是班子里的其他人,还是金融监督机构的银行,好像不见有谁出面阻拦,提出异议。各类基金保管领域长期积淀的问题,加之日常监督的各个环节都出了问题,使得最终爆出违规拆借几十亿、一批高官倒下的丑闻,其出现具有了某种必然性。
  反腐实践表明,“群蛀”现象总是发生在宗派圈子、裙带关系和官商勾结中。在各种权力的层层袒护下,已有的监督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于是,尽管个人品质不好,或有种种腐败迹象的显露,尽管有群众的不断举报,或许多恶行劣迹甚至已成为社会的公开秘密,其传闻在民间不胫而走,也无济于事,此时即便存在着各种监督制度,也只能是形式的和乏力的。“群蛀”现象再次暴露出我们某些管理制度本身的漏洞、用人制度的缺陷和日常监督制度的失缺。所以,现在更为重要的不是还要制定多少监督制度,而是应对这些年的用人制度真正地进行深刻的反思,提高诸如社保基金之类财产管理的透明度,并使日常的监督制度真正地运作起来。
  从2006年的廉政建设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中央反腐态度坚决,行动快速。如,上海社保基金案一出,中央便派调查组100多人进驻上海衡山马勒别墅饭店,就这起事件展开调查。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初步调查形成的《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后作出决定:对陈良宇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中纪委的调查和中央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这再次显示了执政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力度。
  二是重点突出,打击有力。2006年在专门领域加强了反腐败的力度,如反商业贿赂、反房地产业中的官商勾结、反基金挪用等,由此牵出一系列大案要案。
  三是廉政建设步伐加快,中央对地方官员监督的垂直控制力加大。如,最新任命的全国10省市纪委书记不是由本地产生或由副书记兼任,而是由外地调入的举措,这一省部级纪委书记由中央提名或委派的制度设计完善了纪检监督系统,它与近年建立的其他两种制度(即中央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和巡视制)的结合,有利于减少监督部门的监督活动受当地组织限制或干扰的情况,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监督的力度。
  2006年腐败及廉政建设的特点表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仍然艰巨、漫长,但却是充满希望的。

博士联署抵制圣诞 民族文化欠缺自信

编辑:综合各大媒体评论参考。

  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今年来自北大、清华、法大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而当今中国,洋节广受追捧、传统节日渐趋式微这一现象已在大陆学界连续争论数年:“洋节”受欢迎是喜是忧?传统节日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是否已经式微?本次汇选有关观点,供读者参考。

一、圣诞气氛日甚 博士联名呼吁抵制
1、抵制西洋文化 博士联署再掀波澜
  日前,国内高校十名博士联名发出一份名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的“抵制圣诞节”的倡议书。一时间,“国人是否该过洋节”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广州南方网)
  倡议书的第一句话就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文章说,“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数以万计的圣诞贺卡和数以亿计的圣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以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北京新华网)
  文章写到,西方“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是圣诞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因此,博士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湖南红网)

2、警示固然有益 论证含糊不尽合理
  按照博士们的看法,中国流行圣诞节乃是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基于这一点,博士们向大家提了一个醒,让人们更严肃地对待节日,注意一下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幷且更谨慎地进行选择。(广州南方网)
  但博士们认为,圣诞节流行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缺失。“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已经呈建制性退场和整体性崩溃,导致中国缺少主干性的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进而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乱化,从而为‘西风劲吹’和‘诸神乱舞’打开了方便之门”。
  博士们的话颇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强调信仰自由,一方面却又不满于“诸神乱舞”,认为这是西方“软力量”的渗透和扩张。但是,这种“扩张”和“渗透”对国人有何利弊,鲁迅先生不也说要拿来主义吗?圣诞节为什么不能像高科技一样拿来,它的流行是否一定是文化侵略,而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有所裨益?(香港星岛环球网)
  而且,人们出于集体无意识而赶圣诞节的热闹,幷不等于对方就有主动的“渗透与扩张”措施。一看到有人接受了西方的某种东西,便立刻想到渗透与扩张,而完全忘记了公众的选择自由,这恐怕正是博士们呼吁遭到很多评论家批评的根源所在。正是这种心态,让博士们呼吁书之合理性大打折扣。(浙江在线网)

3、联名抵制圣诞 闭锁心态难挽狂澜
  与圣诞节在中国渐趋风行相比,蕴藏诸多传统文化符号的中国传统节日则日益“没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认为洋节以及洋文化正在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关于呼唤国学、拯救传统的声音屡屡响起。弘扬传统非常必要,然而,由此不能绕开的疑问是:“传统没落”与“圣诞盛行”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北京人民网)
  博士联署抵制圣诞节,是一场寓意深长的舆论事件。首先必须要说,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保持足够警觉,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但敬意归敬意,十博士如此的态度和做法却幷不能令人同意。这是因为,即便国人追捧圣诞节确实意味着西方文化的侵蚀,即便中国的文化面临不可承受之骚扰,然而这种观念上的“闭关锁国”、“闭目塞听”能真正挽救中国的文化吗?(湖南《潇湘晨报》)
  道理显而易见,这些知识精英对圣诞节日渐盛行还是如临大敌,这或许比事件本身更值得关注——到底是这些知识精英们“文化觉醒”的结果,是自信的体现,还是面临“洋文化”一种不自觉的胆怯和自卑?(湖南红网)

二、商业气息污染圣诞 彰显社会浮躁
1、盲目追捧圣诞 文化背景一知半解
  圣诞平安夜的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人们24日晚上投入了狂欢的海洋之中,在其它地方,许多人也在平安夜晚上结伴出行,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从深圳世界之窗的狂欢广场上空快乐的烟花,到北京教堂里静穆的钟声,再到重庆街头喧闹的人群,中国人以实际行动宣告了此前“十博士”抵制圣诞节努力的失败。但是狂欢之后,也有人冷静下来思考中国的圣诞热。(香港星岛环球网)
  首先就有人对圣诞平安夜的狂欢情景表示不满,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中国人起什么哄?然后就有批评称中国人的圣诞节过得很盲目,多数人幷不知道圣诞节什么意思,对其文化背景幷不瞭解,只是凑凑热闹。(天津北方网)
  正是因为圣诞节在中国缺少基本的文化链接,这才使得中国人过圣诞节等同于彻底的花钱节。有媒体报道,杭州人今年吃圣诞大餐,不仅能“吃”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香港自由行,还有望“吃”到价值3.5万元的北欧四国及峡湾双人览胜之旅。(广州大洋网)

2、庆祝活动变味 消费主义扭曲圣诞
  关于圣诞节,某网站专题的判断最准确:“在全球化和商业社会的背景下,中国要不要抵制圣诞节也许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圣诞节不仅违背了《圣经》意义上的纪念耶稣诞生的原意,也远离了19世纪的情感化的意义,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消费主义。”在这种情形下,十名博士的联合呼吁毫无意义。(北京《中国青年报》)
  其实,在西方,“圣诞节只不过是一个精神放松的节日。”
如何向一个陌生人介绍圣诞节?“你可能会从耶稣降生时,天使向郊外牧羊人报佳音谈起”,“对神灵的敬畏与谦卑,拯救众生的欣喜,载歌载舞的庆祝,也可能是回答的内容”。而就个人来说,“平安夜的宗教仪式,美食,大雪世界的静谧。或许还要提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孩子的期盼,或者对童年的记忆。”(美国《纽约时报》)
  博士们在倡议书中对大陆商家的“圣诞节营销”提出了批评,表示这些商家“对圣诞节流行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抵制和拒绝“圣诞节”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它会面对力量极为强大的商业法则和消费者偏好的阻击。(上海《东方早报》)

3、资源极大浪费 圣诞经济尚须降温
  对选择过圣诞节的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圣诞节的开始便意味着结束。过了12月25日,不知有多少棵圣诞树将被遗弃,还有无数花花绿绿的圣诞装饰品将被扔进垃圾桶。在中国,圣诞节固然创造了“圣诞经济”,刺激了国内消费,但是,另一方面造成的资源浪费可能要严重得多。(香港东方网)
  此前,我连续两天走进同一家超市,超市入口处就是两个跟圣诞节有关的商品堆,堆着各种各样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帽、铃铛、花环等等。我注意到一棵微型圣诞树的价格每天都变,从原价36.90元降到24.60元再降到12.30元,但是临到24日那天,商品堆的高度幷没有变矮,可见即便大幅降价,购买圣诞商品的消费者实则幷不多。圣诞之后,这些特定商品只能再次被扔进仓库,待到来年的圣诞节了。(香港星岛环球网)


三、包容交流为上 民族文化须有自信
1、不必杞人忧天 圣诞幷非洪水猛兽
  对于国人对圣诞节等洋节的“追捧”,不应粗暴“棒杀”。由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闭关自守,对西方文化不甚瞭解,打开国门后,对西方的节日文化的涌入缺乏心理适应能力和免疫力,当前出现的短时期内的过度沉溺心理与缺少理性的过度拥抱,正是类似一种人在饥渴后的“过度补偿”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湖南红网)
  实际上,过洋节还是过传统节日,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在2005年的一份调查里,认为传统节日比洋节重要的人占85.7%,认为都重要的占14.3%,而认为洋节更重要的比例为0。而在回答过节感受一项里,认为“表达情感方式奇特”的人就占了51.4%,许多人认为,过圣诞节就是为和家人团聚。
  因此我们可以说,圣诞节等洋节的文化侵略能力幷不强硬,它已经和中国人的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变成家人团聚、吃喝玩乐的一次狂欢的假期。它也和过年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形式简化为一个圣诞老人和一棵圣诞树的渲染。正如年味和中秋节味普遍失传一样,圣诞节在中国,甚至在欧美许多国家,其仪式化的东西已经蜕变为娱乐的程序,宗教内涵变得十分稀薄。(北京央视国际网)

2、更重精神内涵 年轻人热衷过圣诞
  目前,“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确实过热,这从一方面与国人的盲目崇洋意识有关,另一方面,西方节日注重精神内涵,而中国传统节日则过于务实,特别是国人过节的方式更是“唯物主义”,缺少激情浪漫。(广州金羊网)
  从端午节、中秋节到春节,哪一个节日不是与吃喝有关,有的现在还与请客送礼等腐败因素有关。这些习惯的形成,当然与中国早期农业社会中物质匮乏,丰衣足食、吃饱喝足成为祖先生存第一要务有关,但是,在现在人们物资生活已经获得基本满足,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却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国人过传统节日的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甚至逆向发展了一些糟粕的东西,如腐败和迷信。相反,西方节日大都是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从感恩、浪漫、狂欢等精神因素出发发展起来的,这在当今物质相对繁荣的世界当然有它的生命力与合理性了。(湖南红网)

3、不宜故步自封 文化需要包容交流
  面对弥漫在街头巷尾的圣诞节气氛,我们还应当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圣诞节在中国带上了越来越多的本土化色彩。比如,很多娱乐场所的圣诞老人形象已经穿上中式传统的对襟红袍,大量的圣诞歌曲被翻唱成中文,老字号的中餐馆也趁热闹纷纷推出“圣诞套餐”。“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如今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了中国民间的一个节日,不能简单地视为西方的“舶来品”。(北京新华网)
  提倡“抵制圣诞节”的博士们忘记了一个客观事实,中国社会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多元化”的阶段。如果像汉武帝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家,把别人都说成是异端,要讨伐、要排斥打击,这对中国自身是非常有害的。(美国《新共和》杂志)
  文化不可能固步自封,它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交流的产物。例如博士们呼吁抵制的“圣诞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结果,它的起源幷不在西方,而在中东地区。“耶稣教”也是从中东传播到西方和全世界的。中国自身的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比如元宵节,相传是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将佛教里正月十五日僧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引渡”过来,后来演进成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湖南红网)


四、捍卫传统时不我待 中国还须加紧
1、圣诞大行其道 反映中国文化危机
  尽管博士们对“圣诞节”有着九斤老太式的担忧。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这样的抵制呼吁未尝没有道理。任何一种观点的出笼都有其背景,这个背景往往就是它的理由。在这封呼吁书里,抵制圣诞节的背景是人们对于圣诞节的“盲目”推崇已经“损害”了本国的文化主体,甚至危机到了国家的文化安全。换言之,是圣诞节过于风行,已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逼进了死角。(泰国《新中原报》)
  有人认为,“过圣诞节是文化危机的表现形式。”市民过圣诞节不仅是一个“圣诞节”的问题,而是与民众在追捧洋节日时相对应的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的问题。在与国际接轨时,民众整体的盲目崇洋媚外与对传统文化的冷落,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不信任,以及中国文化当前的弱势。(湖南红网)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传统文化在中国不但没有发扬光大,甚至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海外华人发现,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例如清明节的祭祖仪式,在中国大陆已经难见踪迹,反而在海外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比如中医,最近一场针对传统中医有否必要取消的大辩论正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展开,抛开始作俑者的个人用意不谈,中医药当前在中国日渐濒危的现状也确实令人深思,反观韩国将中医改称“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作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新加坡《联合早报》)

2、传统文化渐失 文化建设亟待强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破旧立新”被当作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被贴上“迷信”或“文化糟粕”标签而遭批判和禁止。结果在文化上,“旧”被破了不少,“新”却没见立起来。(韩国《东亚日报》)
  一名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指出,严格地说,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几乎等于空白,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所剩无几,这是当代中国人缺乏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的重要原因之一。(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文化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和缺乏公德的事例让舆论常常感慨人心不古,这些现象虽然可以解释成是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但这类“消极因素”恐怕不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宽裕而自动消失。(日本《中文导报》)

3、文化心态堪忧 文化传承日益变味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让人感觉中国人不缺乏文化资源和文化自信,殊不知,文化的危机以及中国人对文化抱持的心态,正在出现大的问题,不能不加以重视。(法国《欧洲时报》)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国人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约定俗成幷逐渐发展起来的民间节日(当然也有其他的起源说)。当南韩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文化遗产时,中国大陆内部竟然一片讨伐之声,更掀起了所谓的“保卫战”,幷以端午节的故乡,洞庭湖东岸龙舟竟渡发源地湖南省岳阳提出相同的申请。直到南韩申请成功后,大陆才出现反省的声音。我们认为,端午节风波:正显示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还是大有问题,反映出中国崛起中的盲点。(英国路透社)
  “土”“洋”节日之争,在短时间内不会尘埃落定。正如专家们所说,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维护传统节日不是简单地排斥“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被掏空传统文化内核的“空壳”。从这一点上说,中国任重道远。(北京新华网)

中国文艺复兴?/王海东

  当那场令西方人激动不已,彻夜难眠的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成为历史时,当那场让中华民族激荡,奋亢不止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成为陈迹时,当那场让所有从非正常时代熬过来的人们充满希望,满怀激情的文化热运动成为梦影时,我们依然难以忘却如此伟大的时代与那些时代的英雄们!我们像他们一样,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一个非凡的时代,一个让人无法忘却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时代,一个让历史无法回避的时代!想想这些就足以使人兴奋得难以入眠。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这段时间文艺复兴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文艺复兴一夜间成了神州大地的文化焦点之一。面对这欢心鼓舞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行事?除了情绪高扬外,保持清醒的头脑更为重要。不能被一块“石头”以及石头所激起的“浪”击晕、掀翻或卷走。
  “一石激起千重浪”, 我国著名的宪政专家刘军宁在这个冬天向中国文化界投了一块令人难以安宁的“石头”,他在《南方周末》(2006年12月7日版)和新浪博客上,同时发表了《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立即引起了知识人与文化人的广泛关注;支持者、反对者和中间派以及其他主张者都不乏其人,一时间千重浪起!
  刘军宁在文章中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简洁地分析了中国文艺复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且将这一场文艺复兴命名为“新人文运动”。如果是所谓的“新人文运动”,就要牵涉到对旧的人文艺术观的清理与扬弃。刘在文中所阐述的“人是观念的动物”、“文艺复兴,个人的复兴”、“复兴,为何是‘文艺’?”和“天地之间,个体为尊!”等观点笔者基本上认同。对文化运动的剖析比较全面,并说明了真正的文化运动所传播的观念不能违背人性。“文艺复兴的最大成就是在观念上复活了真正的个人,否定了抽象的、集体的、附庸的人,肯定了个人和个体的价值、尊严与伟大,断定个人不应该成为任何集体的附庸,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文艺复兴向我们揭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小宇宙,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并拥有实现这一潜能的权利。而这正是现代世界文明及其制度架构的观念基础。世界虽然不是由观念决定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和人类的制度都是建立在某种观念基础上。”
  然而刘先生的其他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尤其是他的支持者的某些观点,看了令人不寒而栗!(更何况是在冬季。)说到久远的文艺复兴,我的脑海里没有多少实体和表象,想到只是几个伟大的天才。是他们在百来年的时间中与极小的空间里,经过艰辛的奋斗才开拓和扩展了西方的文化艺术空间。之后,这种盛况就难以寻觅了!由此我想到的是文艺复兴可以“复制”吗?历史至今还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其实不光是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后来的启蒙运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巨变(分析哲学兴起、语言哲学转向、现象学运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思潮的涌现),只有其一,没有再次的重复出现。(尽管历史在某些时候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但是却没有完全一样的历史,“上一秒和下一秒的历史都是不同的”。)就算像刘所说的那样,当今中国有着各种合适而且比较成熟的条件(互联网和市场经济),还有对文艺复兴的巨大渴望,也有类似中世纪那种憋闷的空气作为幕布,但是文艺复兴未必就会在这块大地上发生。非确定性的事实和理论昭示着历史事件并不总是遵循因果定律及其其它的历史规律,伟大的事件尤其如此。并没有一条所有民族和文明的发展都必须遵从的铁律。没有经历文艺复兴难道就不会出现“类启蒙运动”?(上帝是掷骰子的,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连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都摔了一跤。)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天才的出现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天才、人杰与英雄,没有惊世骇俗的、伟大而崇高的、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任何标榜的文艺复兴都只能算是一场文化热或运动。
  刘先生竭力为文艺复兴摇旗呐喊,其意图不少人是心知肚明的。其前提之一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文学艺术家谈心(2006年11月13日)。温总理在谈话中高度赞扬了中国的文艺工作者,肯定了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并提出了一些要求和看法。提倡在文艺界实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还高度肯定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他的这番谈话尤如一股暖流淌进人们的心房,驱走了冬季的寒潮,令人激动不已。大家都在期待文艺新春的来临。因此,刘先生作此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响应政党的号召。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场文化运动不是在几个人的宣言下就爆发或诞生,尤其是伟大的文化运动与时代。
  由于刘先生是政治学者,并且是宪政体制的鼓吹者,他深知一些政治文化道理:若没有人的解放和个性的解放等等相关人文背景,没有公民社会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好的制度就是出现了,也是难以为继的。这样如果要想建立宪政民主制度,就先得从人性突围。“这么想想,我就替刘先生累得慌。因为我看得出,刘先生并不太了解当代的文化和艺术,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中间阶层的‘日益茁壮’,并没有给文艺带来多少新的契机,相反,它让艺术窒息。当下的文学和艺术实际上受着双重钳制与挤压,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固然是个问题,但惟利是图的市民空气未尝就不是更严重的戕害。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对抗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会导致文艺的成功,但市民社会却是无法抗拒的,它让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变得庸俗而琐碎。想一想吧,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二十年里,到底出过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的作品呢?文艺复兴总不能指望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一位网民的深刻见解!)
  而且我不认为刘先生所指出的路径-宪政民主是唯一而正确的选择。在不确定的、错综复杂、充满偶然性和挑战的现实中,毫无疑问还有许多其它的可能性。就是没有西方宏大的文艺复兴与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国民性也有可能提升(提升的方式是多样的),制度也可能会改良(制度本身是多元的,改良的路径也是多样的),政治也有可能会改善,文明也可能会发展前进的(塞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的某些看法反而更可取)。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善的政治制度不等于民主制度,文明不等于西方文明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道理了。因此,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民族不应该一味地把别的民族当成标本或模本。
  如果说刘的某些观点还可以理解并被接受的话,那么他的那些“粉丝”的言论就有点令人畏惧了。如果认同刘先生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他已经赋予了文艺复兴更多的内涵。) 正在悄悄来临,那么中国的文艺复兴该复兴什么?该如何复兴?他的支持者之一-叶匡正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中国文艺复兴宣言》一文。这份所谓的宣言让更多的人直冒冷汗。他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今天民主思索的一个重要资源,其中最先需要复兴的就是儒学的个人观。儒学的个人观,不是对自我权的推崇,而是对个人的关系的认知。对个人关系的理解,并不就意味着放弃个人的需要。(笔者按:与柏林所论述的“消极自由”相去甚远,更难以接近“积极自由”。)传统文化虽然宣扬“无私”,但其前提是承认“私”的,即个人的存在。《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体现的无疑也是一种个人权利,而国家被想象成是一个扩大的家庭。在修身过程中,个人实现了与家庭、社会的共通性与相互依赖性,也完成了个人在共同体的关系与角色。(笔者按:叶与马克思一样将人置于各种关系中,但是人却淹没在关系中了。个人权利被融化于家、国与天下,基本上没有多少相对独立成分。他这种所谓的自由观没有超越中国传统儒学关于人的自由的看法。)
  他提倡在中国建立儒学社群主义,“儒学社群主义是诞生在后现代多元文化论背景下的一种新哲学。它是以儒学的民主思想为源头,(笔者按:何谓民主?何谓儒家民主思想吗?)通过对西方社群主义的本土化思考和理解,(笔者按:西方社群主义是针对当时过激的新自由主义而涌出的一股思潮。)构建的一种适合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哲学思想。儒学社群主义认为一个民主的共同体,就是一个沟通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的个人是由独特的社会关系和公认的角色构成的。个人通过这些角色和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满足。(笔者按:在叶看来个人是由独特的社会关系和公认的角色构成,却忘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各种基本的欲望,以及其他合理的个体性需求。)它以社群的共同实践和交往,来说明个人权利的产生和基础,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它以社群的历史传统,说明自我人格的生成,否定先验的自我人格。它期望以社群组织来填补个人和政府之间的鸿沟,既反对极端的个人自由,也反对政府官僚主义的集权。(笔者按:“反对极端的个人自由”,凭什么保证某些人不会以此为幌子打击异己分子。不提倡极端行为,但是包容异端,给异端以权利和生存空间 。除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外,不能假借多数人的名义阉割少数人的利益。我想这才是一个比较和谐而成熟的良性社会形态。)它强调家庭、社群沟通、环境、传统的积极价值、社群的共同利益。…他认为这种儒家社群主义,就是中国文艺复兴所要传播与塑造的社会思想。
  我不知道叶匡正为何会如此理解中国文艺复兴?难道只有儒家文化(儒家社群主义)是唯一的复兴对象?若真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匪夷所思的是他为何要如此理解民主,为何要如此理解个人自由(包括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为何会如此理解刘先生所倡导的文艺复兴?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网民对他毫不客气地驳斥,有的甚至是愤怒、痛斥。
  由于种种原因,一旦西方出现某些新潮的事物或思想中国的学人就很“自觉”地到老祖宗那里去挖掘,并宣扬我们早就有了。对于文艺复兴也不例外,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最先把清代称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后来胡适等人又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甚至有的学人居然追溯到周朝去了。这些说法影响都很大,而五四文艺复兴说尤为突出。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不同版本将文艺复兴比附中国思想文化运动的说法;然而,中国历史上究竟是否出现过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如果有的话,它到底是哪个时代?中国文化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该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如何面对古今之辩、中西之争?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不能不保持清醒、冷静和理智。以免贻笑大方!
  其实不只是支持中国文艺复兴的人们向往美好的时代与境域。一般人(如我辈者)都怀有一种企盼,希望自己生于一个真的时代,长于一个善的时代,老于一个美的时代。德国生存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文明时代”,把古希腊时代和中国的诸子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但是他还认为他所处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种憧憬、这种情结、这种梦影一直游荡在我们的脑海!
  与那些支持者一样,我希望中国能有那么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更希望是发生在自己尚苟活于人世的时候,还希望自己能成为参与者!但是对于未来的任何猜测与否定都是等值的,更多的只不过是一场智力游戏!

原文链接:http://www.blogcn.com/zlzj/article/200612/6872.shtml
相关链接:
单弦《以史为鉴,看大国崛起》:http://www.blogcn.com/zlzj/article/200612/6865.shtml

中国股市的新时代面临新挑战

  中评社香港12月30日电/在2005年以股权分置改革破题为标志,中国股市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之后,2006年真正迎来了中国股市的高歌猛进。中国证券报发表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文章表示,制度性变革就像被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它所推动和触发的连锁反应和良性循环超越了人们最乐观的想像。中国证券市场确实已经走进幷开始演绎新时代的宏伟乐章。
  走进新时代
  文章指出,证券市场走进新时代的第一个标志,是股改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以来最大的校正制度缺陷的工程,胜局落定。股改扫除了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证券市场走进新时代的第二个标志,是代表着国民经济主流的大盘蓝筹股的登陆和回归。今年IPO闸门重启后,伴随着中国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和工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的登陆,A股投资价值大为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股市充斥过多中小企业的上市公司结构,打破了股市为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解贫脱困的僵局。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盘蓝筹股的鱼贯加盟,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正在逐渐显现和增强。
  证券市场走进新时代的第三个标志,是投资者结构的演变。基金、券商、QFII、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开始日益成为证券市场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带来了不同于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长期眼光。股民转为基民,不仅是可能趋势,而且已经开始形成风尚。总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证券市场走进新时代的第四个标志是市场环境的空前净化,上市公司清欠和券商整顿是今年证券市场巩固发展的两大热点。券商整顿成绩显着。风险券商处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提速,迄今已经关闭几十家问题公司,中介机构的行为得到约束规范。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挪用公众资金和中介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是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两大痼疾,经过这一轮净化后市场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同时,新修订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于今年开始实施,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进一步保证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
  应当指出,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值得庆幸的是,持续两年多的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民经济幷没有出现大的起落。随着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宏观调控的平稳着陆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开始反馈和表现到证券市场上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给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牛市创造了好的外围环境。
  改革未有穷期
  文章认为,2006年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激情燃烧的一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很多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幷没有解决,200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将是制度体系变革和深化的多重挑战。
  首先,股改虽然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但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复杂的股权结构和沉重的债务、担保负担,有些企业恐怕最终难以实施股改方案。随着监管层明年初将对“S股”公司推出种种惩戒推动措施,部分企业很可能最后被迫退市。
  其次,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和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还仅仅处在开始阶段。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弄虚作假、内幕交易、投机炒作的股市文化还远没有退潮。因此,股价结构的分化和痛苦的价值回归还有待时日。
  再次,整体上市的制度改造亟待提上日程。中国股市的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非整体上市,因而先天性的存在不公开、不透明和关联交易的种种弊端。现在大股东流行通过定向增发把一部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应该说向整体上市迈进了一步,但整体上市的制度改造应该一步到位,而不是一个漫长的随机过程。目前大股东陆续装入资产的行为正在成为上市公司无休止炒作的题材。资产注入的不规则性、不可预见性和不透明性打乱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助长了跟风炒作的投机操纵气氛。因此,整体上市的制度改造应该像股权分置改革的部署一样,由自愿改为约束性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市公司由非整体上市向整体上市的转变才刚刚起步。
  最后,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还是层次单一、品种简单的初级市场。2007年我们面临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推出备兑权证、股指期货等种种金融衍生品的重任。如何积极发展金融深化和衍生工具市场,又能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和金融安全,显然是对市场及其监管者的严峻挑战。
  正视市场风险
  文章指出,2006年的股指飙升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现在对未来所谓十年牛市的判断已经包含了过多一厢情愿的分析。必须认识到,未来包含多种可能,充满不确定性。实际上,外围经济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由于中国外贸顺差的巨额积累,大的贸易摩擦已经到一触即发的阶段,随时都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外部经济随着国际原材料、贵金属涨价造成的牛市达到峰顶,也会或迟或早进入相反的商品周期,从而带来结构性的震荡和调整;由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加剧,我们一直引为自豪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开始暴露出其不可持续性,需要进行痛苦的增长方式转型;以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在激发相关标的股票交易量和活跃度、提升大盘蓝筹股地位的同时,也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风险,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一方面会适应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扩大资本市场的作用和渗透力,另一方面也会不可避免地分流主板资金;甚至,很多人极为看重的企业所有税的内外幷轨和降低,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前景,也不是没有抵消的因素。另外还应当指出的是,银行、券商、保险企业的上市,激起了一系列相关投资企业的价值重估,这种估值循环在牛市中自我放大,但在市场逆转时也同样会带来估值的反向加速扩散。既然未来走向幷不祗是有一种注解,那么对于后市的判断也就应该是在综合各种可能发生概率的基础上理性评估,否则股市所承载的风险就会被过于放大。透支预期的结果必然是加速与加剧市场的逆转和震荡。
  2005年的股改试点启动发出了市场转折的信号,2006年制度变革的顺利推进,迎来了证券市场的新时代。在期待即将到来的2007年的时候,不能不提示人们多注意未来的挑战和风险,在牛市的狂飙中保持清醒。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一条股市中屡试不爽的格言:行情总是在绝望中爆发,在狂热中结束。

新华社:06年--中国股市转折的突破之年

  中评社香港12月28日电/站在2007年的门前回眸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股市连创“历史新高”或许幷不仅仅表现在简单的数据上。新华社发表评述称,当历时一年多的股改终于收官,当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改善,当合规资金大规模入市,2006年的中国股市毫无疑问是发生转折的突破之年。
  中国股市连创“历史新高”
  2006年的A股市场,无疑有许多理由让全球为之注目。
  在这一年中,上证综指从1月4日的1163.88点起步一路震荡上行,冲破诸多整数关口后,终于在12月14日一举改写了中国股市的历史新高。
  12月25日,上证综指稳稳站上2400点。26日,沪指盘中又突破了2500点整数关口,以2505.70点创下新的历史高点。按照当日沪深两市2479.73点和6356.47点的收盘指数计算,上证综指一年上涨了113.6%,深证成指的涨幅更高达122.2%。
  伴随股指的持续上行,截至12月25日,沪深市场的总市值分别达到65202亿元和173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82.3%和85.8%。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上证所今年股票累计成交金额达5.3万亿元,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15位。而今年前11个月,上证所IPO规模达到1044亿元,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9位,亚洲第二位。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上证所市价总值在世界各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17位。
  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和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等指标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10月在A股登陆的中国工商银行,更戴着全球最大IPO项目的“光环”,在2006年股市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加上中国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等其他优质大盘股的发行上市,A股市场的行业与上市公司结构趋于合理,令股市更能够反映宏观经济与行业经济的基本运行态势,从而发挥其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在上证所理事长耿亮看来,正因为工行等一批超大型蓝筹股的加入,上海证券市场已经“真正迈入了蓝筹市场的大门”。
  “双改”:股市迎来“花样年华”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用“花样年华”来形容2006年的A股市场,而在股改、汇改奠定的基本制度支持下,上市公司质量出现的全面提升,是股市迎来“花样年华”的关键因素。
  “这种提升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内生性的治理结构完善和业绩的释放,这与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利润‘漏出’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上市公司的外延式扩张,包括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的运用,起到快速提升上市公司业绩的效果。”仇彦英说。
  实际上,这种提升已经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得以体现。持续下滑的上市公司业绩在三季度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21%,全年的加权每股收益预期可以达到0.30元以上。同样的数字祗在中国股市诞生之初的1992年、1993年、1994年出现过,而当时的上市公司数量显然无法与今天相比。
  与此同时,经历多年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居民财富得到很大积累。截至今年11月份,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额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货币的流动性十分充足,表现为M1、M2的高增长率,以及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入。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过剩必然推动投资品资产价格的上涨,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都处于价格较为坚挺的状态,幷呈现进一步走强的趋势。
  中国股市步入“黄金十年”?
  临近岁末,沪深股市的强势上行,令人们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充满期待。
  东方证券总裁潘鑫军表示,未来5年至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A股市值有望达到30万亿元至40万亿元,证券化率有望超过80%。
  根据平安证券的预测,2007年居民储蓄仍将源源不断地流向证券市场,加上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以及QFII等强劲入市,有望增加约4500亿元的资金供给。
  在众多机构纷纷“唱多”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和专家学者对中国股市抱以更理性和更客观的态度。
  “尽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资本市场仍然是有缺陷的,比如债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债券市场更是‘袖珍’,这说明我们的企业信用仍然处在低水平层次。”财经观察家侯宁说,单就股市而言,由于在法律层面对投机的处罚远远不够等原因,投机操纵仍是市场的“心腹大患”,这是今后很长时间内必须警惕的。
  “我们判断股市在明年的振荡加剧,要显着大于今年。”仇彦英说,在向好预期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一方面注重风险累积,一方面要更加耐心地寻找和把握这种短期风险带来的投资机会。

2006年教育盘点:就业形势严峻引发扩招反思

  整个2006,关于教育的话题也异常热闹。教育部全年曾召开24次新闻发布会。其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被尖锐的问题逼得焦头烂额,并不断成为舆论炮轰的靶子。
  “我希望媒体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2006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年招待会上,王旭明向媒体如此表达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但是当教育乱收费、高考改革、大学生就业难、义务教育不“义务”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横亘在面前的时候,他的愿望恐怕要落空。
  反思扩招
  在某些极端案例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卖出“白菜价”、名校生不得不去养猪、陪聊、乞讨等等现象,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高校扩招已进入第7个年头。在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其中毕业研究生27万,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求职无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高建,不得不打出“陪聊”的招牌。
  除了就业问题之外,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6年10月,西安邮电学院的336名学生,因不能按规定修满学分,而接到学校的“劝退令”。学院教务处一负责人坦承,大学扩招后,因为师资不足,该院经常是120多人一起上大课。
  正是因为扩招,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目前,教育部核准的独立学院有233所,承担着3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任务。
  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政府重视。5月,在国务院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已明确表明了一种态度: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实施7年的高校扩招运动,终于将在2007年放缓了脚步。
  收费乱象
  困扰教育问题的,还有乱收费现象。
  刚刚迈入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就曾发出通知规定,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收费,以及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超过规定范围的收入,须缴纳营业税。
  相关的质疑铺天盖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认为,“这样做并不是肯定学校是盈利机构,也不是承认择校费的合法性,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杜绝择校费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20年来下发的300多份文件,并没有遏止住教育乱收费。2006年2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西安美院,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乱收费金额总计2270万元。而3年多时间,全国各类学校已累计清退乱收费资金13.2亿元多。“
  2006年12月13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不过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并不在受惠范围内。另外,教育部还宣布,到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再取消寄宿制学生住宿费。
  由此看来,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义务教育法》,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新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杂费。
  颇值得深思的是,2006年3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称,(上学)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
  高校蒙羞
  另外,高校的科研状况,也让国人感到忧虑。
  2006年1月17日,清华大学BBS上发布的一则神秘帖子,揭开了“汉芯”造假的黑幕:上海交大教授、博导、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凭借着“汉芯一号”申请了数十项重量级的科研项目,并骗取了高达11亿元的科研基金。
  但是,东窗事发的陈进,并没有像韩国的黄禹锡一样,受到司法机关审查。有评论表示,这样的行为已不仅仅是学术不端,而是涉嫌欺诈罪,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的制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公开指责北大引进人才造假。据称,北大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拿到好处。“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它的钱,是国家的钱。”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说,现在的高校行政系统和科研项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个时候,领导人即使不是有意包庇造假,也可能容忍造假,可能不严查,睁只眼闭只眼”。
  针对接连出现的学术造假现象,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确表示,将对学术造假事件逐一调查,调查结果将考虑向社会公布,并计划为造假者建立“污点”档案。财政部部也表态,将加大科研经费的申报、管理的监督力度,并逐步实行问责制。
  就业:愿读服输?
  刚刚过去的2006年,从零工资就业、名校生养猪论、港校报考热,到疯狂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技校回炉、教育部严查就业率造假,无不体现出知识型劳动力市场的“紧张”。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文件称,2007年,中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难题。
  困难重重
  政府数据显示,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
  2006年100多万未就业大军,加上新增的82万毕业生,2007年的大学生就业将是“相当严峻”。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有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
  对联的内容虽然夸张,但在一定层面上,却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06年8月10日,上海《新闻晚报》报道称,据智联招聘网与央视的调查,在接受访问的5296名大学生中,69.2%都表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愿意在一家相对理想的单位零工资就业”。
  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1200家企业提供的信息是,34%的大学生求职只要求月薪1000元。
  争议不断
  因此,2006年出现公务员报考热不足为奇。官方提供的数据是,报考开始日起仅半月内,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并通过审查的人数,就已经超过60万人。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2人,竟有近万人报考并通过审查。一些报名网站甚至因为拥堵而瘫痪。
  有专家明确表示,所谓的公务员报考热,只是就业难的尴尬侧影。“双向选择”已经退化为“单向选择”。
  除了“零工资就业”、“公务员报考热”,同样引发大争议的,还有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名校生养猪论”。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11月28日的发布会上称,对于某名校毕业生生养猪的事情,媒体大可不必“哗然”。因为有知识的人去养猪,不会是单纯的重复劳动、简单性劳动,而可能创造养殖业奇迹。
  实际上,整个2006年的就业领域,让媒体“哗然”的事情,不仅仅是名校毕业生养猪,比如艺术学校学生陪酒、大学生去技校“回炉”等,都广受社会关注。

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

2006,中美关系难得默契的一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7日载文《中美关系难得默契的一年》,摘要如下:

  转瞬即逝的2006年,虽然没有人再像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那样,称中美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却是中美之间最默契的一年。两国领导人在一年中多次会晤,内阁级官员的互访更是家常便饭,几乎每月都有。到年底,美国高官更是云集北京,演绎出中美关系的又一次小高潮。

  官员换马影响甚微
  2006年对布什政府是不平静的一年。中期选举的落败,使布什政府面临着调整外交政策的压力,尤其是中东政策。美国对朝核、伊核问题的政策也受到重大挑战。朝鲜进行了核试验,伊朗更是公然挑战美国。
  但这些都没有对中美关系带来明显的冲击。双方的互相指责少了许多,双方媒体的相关言论也不再那么扎眼,更没掀起什么波澜。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巩固了中美关系的互信,巩固了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
  佐利克的辞职与国会新领导人的登场,都曾引起过美国对华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的揣测。但仅仅是揣测而已,随后美国高官对中美关系的评点大多没有脱离佐利克的思路。“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一直是美国高官的口头禅。可见,佐利克时代确定的对华政策已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华战略的主轴。所谓的战略,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远规划。

  平静源于三种默契
  2006年,中美关系出现了罕见的平静。而这种平静,实际上建构于三种默契之上。
  其一,相互不满不影响发展关系。美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满、对人权状况的关注一直没有改变。而中国对美国动辄干涉自己内政的做法一直心存芥蒂。
  过去,这种情况很容易转化成情绪性的互相指责,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双边关系的发展。而在2006年,双方不满的问题其实一个都没有解决,但越来越能以务实的态度来面对。中国因素、中国话题没有引起美国中期选举的炒作即是明证。
  其二,经济关系不影响政治关系。2006年,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样没有彻底解决,人民币汇率增加了浮动的灵活性,但美国人显然还不满意。中美贸易逆差、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商品倾销问题,也没有像过去那样与“中国威胁论”随便被扯在一起,显然也没有影响两国的政治关系。
  其三,台湾问题不影响双边关系。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已有被边缘化迹象。现在的中美首脑会晤,台湾问题最多只是个例行的话题,不痛不痒。

  战略问题仍是关键
  中美关系出现难得的默契与平静,固然与美国总统执政的周期律有关,但更多的是美国对中国和平崛起深入认知的结果,也是中国对美外交逐渐成熟的表现。
  反恐仍是美国当前的第一要务,而中东尤其是伊拉克是最大的痛脚。最大的难题没有解决之前,美国不想再添新麻烦,决不想开辟新战场。但朝核问题显然是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不定时炸弹。这个问题,有中国积极干预,比较容易趋于平和。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美国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崛起的事实已经难以改变。尽量牵引、疏导中国朝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改变,比打压、遏制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中国的崛起具有地区意义,也越来越有全球意义。国际关系史告诉人们,新崛起的大国与现存的大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十分复杂,涉及经济、文化和军事战略层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事关中美关系能否长期稳定。因此,中美两国的战略家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尽量避免双边关系陷入战略困境。

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国防白皮书:遏制台独斗争复杂严峻


白皮书:台湾当局实行激进“台独”路线,加紧通过推动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国务院新闻办今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安全仍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国内和国际因素关联性增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的难度加大,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复杂严峻。
  白皮书表示,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和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局部战乱时起时伏,一些地区热点短期内难以消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扩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能源资源、金融、资讯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依然猖獗,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问题危害越来越大。
  白皮书指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复杂严峻。台湾当局实行激进“台独”路线,加紧通过推动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立场,但是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先进军事装备,并与台湾加强军事联系和往来。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中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周边复杂而敏感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仍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影响。
  白皮书强调,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以资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一些发达国家加大军事投入,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防扩散机制面临重大挑战。少数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有新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改善。

中国安全态势东紧南缓 受美日威胁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中国社科院昨天公布的二○○七年中国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今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情势为南部缓和、北部稳定、东部紧张、西部改善;黄皮书同时提醒,海外近一时期又冒出“中国责任论”,中国政府需警惕并认真应对。
  综合联合报及大公报报道,名为《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的黄皮书特别强调,作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重要因素,美对中国政策在“遏制”和“接触”两方面都在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调整和不断强化美日同盟,对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长远威胁。
  黄皮书指出,2006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态势是北部稳定、南部缓和、西部改善、东部紧张。周边安全环境历来是中国国家战略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构成因素,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蓝图,必然要以和谐周边为基础。
  今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具体呈现六项特点:
  第一,安全南移这一近三十年来中国周边安全态势变化的最大趋势仍在继续,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威胁主要集中于亚洲东部及南部地区。
  第二,作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美国的对华政策在“遏制”和“接触”两方面都在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调整和不断强化的美日同盟对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长远威胁。
  第三,中日政治关系的持续冷淡曾经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一大症结,随着新任日本首相的访华,中日关系开始呈现改善趋势。
  第四,朝核问题风云突变,演变成为一场危机,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重大考验。
  第五,中亚地区成为中国周边安全中的一个焦点。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中国与中亚不仅保持了和平稳定的边境,而且以能源为核心的经济合作逐步走向深入。
  第六,除传统的军事安全外,非传统安全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能源合作问题将成为影响今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变量。
  据了解,全球化和地区合作的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把自身的发展同中国联系在一起。周边国家无疑比其他国家更加关注和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发展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影响,同时,这种关注也难免包含了一些潜在的疑惑。
  因此,中国要建设和谐世界,首先就要从周边做起,和谐周边是和谐世界的基石。周边国家的发展态势、相互关系以及对华政策动向即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必须高度关注的事项。

熊光楷:台独威胁最大、最现实,要坚决反对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今天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国家安全最大、最现实的威胁还是“台独”分裂势力。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坚决反对“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二00六年年会今天在北京举行,熊光楷主持年会并做题为《大变动 大调整 大外交》的主题发言。
  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大变动”和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战略背景,对继续营造有利外部环境既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积极营造“五大环境”:一是坚持和平发展,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实施力所能及的国际援助。二是坚持对话合作,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与南亚国家关系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合作共赢,积极营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坚持在平等互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妥善应对涉华经贸摩擦。四是坚持共同安全,积极营造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稳定。五是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是专门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目前与五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国际战略研究机构保持学术交流关系。学会秘书长苗鹏生说,二00七年,学会将继续深入研究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发展与国内外有关战略和安全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智库”的作用,更好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建议。

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断网事件——折射本土化之觞

  今天一大早到办公室就发现MSN登录不了,公司网管随后给大家发了个邮件,很技术性地对此作了说明......
  我想MSN此次无法登陆而QQ使用正常应该是MSN没有在国内设立镜像服务器的原因,这多少反映了微软的MSN本地化工作没真正落到实处--早在2004年11月,微软就承诺将MSN的服务器搬到中国以“更好地向中国客户提供服务”。虽说地震是天灾,属不可抗力因素,但因为未把服务器放在国内而使MSN高调宣扬的本土化策略打了折扣,业界已经开始在讨论MSN和QQ在这事件中的得与失了。这事也算是MSN在中国的一次小小危机,从中折射出一些值得他们重视的问题:如何在中国落地,怎么把本土化工作落到实处,如何应对中国本土企业天时地利的优势竞争等等,这些关系到他们未来是否能真正融合到中国市场并在这个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并且巨大的潜在市场分得一杯羹所需要面对的现实话题。中国互联网十年,许多跨国互联网巨头如ICQ、雅虎、eBay等每每高调进入却屡屡兵败中国,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如早期的ICQ彻底退出中国、雅虎中国起起落落的困局,到现在的Google的中国发展困境、eBay易趣被TOM收编等等,都反映了跨国IT巨头们虽拥有资金和人才的雄厚实力却无法在中国市场长袖善舞的尴尬。
  MSN上不去了,临时改用QQ,平时不常用的QQ今天新增了不少工作“好友”。我想过两天我还是会继续回去用MSN的,但今天的MSN登陆事件是否会给微软带来警醒?地震也许只是特例,但已能反映出微软对MSN本地化策略在思想其实并未真正重视起来,是MSN本地化工作不到位的反映。
  毕竟在中国尤其是都市白领人群中使用MSN的用户不少,据了解MSN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仍有20%,假如类似事件以后再出现几次,是否会象google网站因经常无法登陆而导致一大批原来用户转投到竞争对手门下?到那时,MSN在中国本来并不乐观的市场份额是否会经受更大压力和考验?

文章来源:互联网周刊


另据新浪网文章:《48%网友仍无法访问国际网站 39%称损失严重》

  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网通人士表示,此次断网事件中,“银行和跨国公司应该受到的影响最大”。一般租用专用海底光缆通信服务的企业和跨国公司会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每天有大量国际业务往来的跨国业务的银行和电子商务网站。
  根据新浪科技调查,39%的网友表示断网给个人或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52%称遭到一定损失,仅8%认为未受影响。由于此次断网事件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还难以估量。
  谁来埋单?
  针对断网可能引发的索赔问题,信产部新闻处人士今天表示,对于这种国际线路中断故障,国家没有相应赔偿规定,一般是运营商和网络客户之间以合同形式规范,而中国电信人士则表示,地震为不可抗拒自然灾害,运营商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赠送网络通道使用权等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甘利:http://tech.sina.com.cn/i/2006-12-28/17481311630.shtml)

《台受损海底光缆抢修困难 COM域名再遭质疑》

  断网事件 表现

  上千万MSN用户困在网下
  “MSN根本没法登录!”“试了N次了,就是上不去。” 昨天8时,秦先生上网时发现MSN无法登录,随后他询问了一些在线的QQ好友,他们也多表示无法登录MSN。
  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他和他的同事都发现自己的MSN无法登录,李先生说,他们只能放弃这种平日习惯的联系方式,改用QQ和客户联系,因为电话信号也出现了问题。
  在MSN不能正常登录的同时,记者注意到,QQ等国内聊天工具仍能正常使用。国内某即时通讯网站更是称,MSN的不可登录可能会持续1个月时间,并乘人之危大打“拉客战”。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MSN活跃用户至少有1500万。

  境外网站无法正常浏览
  除了MSN无法登录外,昨天,很多网友浏览境外COM域名也遇到困难,特别是像雅虎、微软等访问量巨大的境外域名网站均不能正常浏览。
  据在国内某知名体育媒体工作的付先生称,这样的网络问题其实早在昨天凌晨就出现了,当时他们报社因为联系不上国外的合作图片社,只能紧急向国内图片社求助。
  为此,一些网友纷纷采取使用日韩甚至俄罗斯等国的代理服务器的方法浏览网页,但效果并不很好,网友普遍反映速度较慢。
  在新加坡留学的董先生说,从当地浏览国内网站还勉强可以。但记者尝试浏览他所提供的新加坡网站时发现,根本无法打开。
  断网事件 根源

  地震造成多条海底光缆中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问题,很多网友都不知所措。一时间,网上病毒大爆发等流言纷纷出现。为此,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昨天中午在其官方网站上解释了事情的真正原因:受台湾以南海域强烈地震影响,中美海缆、亚太1号、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大陆至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通信线路受此影响亦大量中断,国际港澳台互联网访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际港澳台话音和专线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

  断网事件 影响
  近六成网民称影响严重
  电子商务率先受到冲击
 电子商务方面,易趣受到一定影响。昨天,该公司表示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补救恢复,公司已于当天发布了相关声明。很多从事电子商务的网民在网上多次疾呼尽快修复。
 留学多担心延误申请
  由于12月底是美国很多大学的招生截止期,很多学生反映,网络故障令他们无法查询学校信息,同时担心无法按时在线提交申请表格。也有外企及外贸公司员工留言,称MSN及雅虎、Hotmail等邮箱无法登录影响了他们与国外同事或客户的正常沟通。
  部分语音长途受影响
  长途电话方面,拨打至台湾及美国的话音电路受到影响;至台湾地区及美国、日本的用户租用电路也受到影响。
  昨天下午,台湾“中华电讯”台北客服服务人员介绍,海缆中断影响大陆用户在台湾的漫游通讯,而台湾用户拨打大陆电话或国际长途均受到影响。

 断网事件 进展
  境外网站短期内难畅行
  截至记者发稿时,内地访问国外网站仍未恢复正常,中国电信及网通人士表示,正在积极联系境外合作运营商、海缆管理组织和卫星管理组织,争取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疏通业务,将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但受余震影响,抢修工作遇到较大困难,加之海缆施工具有一定难度,预计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此次断网事件造成的损失尚无法估计。
  昨日,中国网通综合部总经理、新闻发言人赵中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由于强震后余震不断,海底电缆抢修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余震一停即刻开展抢修工作。但其强调说,海缆和陆缆不一样,海底作业的条件限制很多,同时,还要视被损光缆的损坏程度检测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恢复日期。

  COM域名再度遭质疑
  记者从CNNIC方面了解到,由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未受到此次地震的影响。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网民访问COM等境外域名时,大多仍需要经过国外的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中美海底光缆一旦断裂,便会发生解析问题。其实COM等境外域名访问不仅主动权掌握在国外,对国外通信条件的依赖度很高,地震等天灾以及政治摩擦等原因都可能导致COM等境外域名访问中断。
  专家称,我国的海底光缆发生故障已不是第一次,2001年时中美海底光缆就曾被渔船走锚钩断,造成了通信中断。在上次事故后,COM域名的使用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质疑,如今台湾地震的发生,让COM域名的安全问题再次突显出来,相关问题值得有关部门的重视。

  断网事件 解答
  为啥有些网民能上MSN?
  因为他们使用的服务器不在光缆影响的地区,这次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在美国的服务器。
 造成的损失能否索赔?
 对于一些网友表示因为这次事件导致自己重要邮件丢失、重要生意延误,希望索赔的说法,昌久律师事务所的吕峰律师表示,这次事件是由于地震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有关方面有权不予赔付。
  境外刷卡是否受影响?
 一些网友想知道,在境外的刷卡是否受到影响,对此银联公司的人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这方面的报告,金融业务未受到影响。

 【相关链接】
 ● 同类事件回顾
  2001年2月9日,跨太平洋的中美海底光缆在上海崇明岛段受损被鱼网撕断,导致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网站。
 2001年3月9日,刚刚修复的中美海底电缆在另一处发生断裂,台湾的互联网络一时间出现严重拥堵,近400万互联网用户受到影响。又经过10多天抢修,终于在3月22日维修完成。
 2003年10月28日,上海崇明的海底光缆被意外拉断,造成崇明岛上至少3万有线电视用户信号接收受阻。
  ● 中美将新添通信光缆
  12月18日,中外六大运营商联合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修建中国和美国的首个兆兆级海底光缆系统——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将具有重要影响。
  据预计,到2008年,现有的跨太平洋海缆网络将难以满足中美间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带宽需求,为了满足共同需求,中国电信等六家运营商决定兴建这条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Trans-Pacific Express(英文简称TPE)。
  据透露,全部工程预计2008年第三季度完工。

  【不吐不快】 被震断的其实是“集体依赖”
  张煦
  即使把电脑系统重新装了一遍,杀了两次毒,登录N次,MSN依然无法登录。昨天中国大部分MSN用户集体“失语”,受“灾”者数量,是曾被微软炫耀的1500万。
  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网站无法访问;有外企公司员工无法与国外同事或客户沟通……“若没有分别痛苦时刻,你就不会珍惜我。”昨天,受海缆中断影响的互联网产品,用这句老歌词,让大多数人感觉到了其存在的意义。
   事实上,此番的意外,与相关企业将部分甚至全部服务器安置在境外不无关系。如果将部分服务器搬至境内,多少会有所缓解。跨国公司的本地化,仅招中国员工,为中国客户服务,还远远不够。用最大的投入使本地用户体验得到最牢固的保障,或许是本地化最根本、最单纯的落点。
  无奈互联网。集体的力量,也意味着集体的脆弱。这一次“震断”的,或许不仅仅是电缆,还包括对相关公司本地化进程的信心,和对其服务的过度依赖。(http://tech.sina.com.cn/i/2006-12-28/17481311630.shtml


相关新闻链接:

钢盔,解读医患关系的另类道具!

——从医生戴钢盔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院是做什么的?答案很简单:治病救人。
  当人们的生命健康,遭遇到严重挑战的时候,我们都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身上,所以,这些人也被习惯性地称为“白衣天使”。但是,当我今天看到这样一组新闻照片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深圳的一家医院,注意:第一,它不是战地医院;第二,它也不是为了搞某种安全演习;但就在最近,这里的工作人员在上班的时候,必须被要求戴上钢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样的:上个月底,这家名为厦山的医院收治了一个因交通意外而腿部受伤的男病人,本来这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伤病,但没想到,就在这个患者即将出院的前夕,医生给他换好药后,还不超过五分钟,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尽管经过12个小时的抢救,还是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医疗变故,死者家属急了,认为医院应承担全部责任,一场激烈的医疗纠纷就此爆发。据医院说,这一个星期以来,他们就没消停过,不但死者家属“组织多人到医院,拉上横幅烧纸”,而且,医生护士遭受各种围攻谩骂,死者家属还扬言,要动用非常手段“铲平医院”。“白衣天使”毕竟不是真的“天使”啊,面对随时会降临的伤害,整个医院从保安到护士、从清洁工到医生,不得已“全付武装”,每人都配了一顶钢盔。
  “钢盔事件”发生后,舆论呈现出两种孑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各种“医闹”的深恶痛绝,病患家属为什么不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医疗纠纷,而一定要依赖闹事呢?而另一种,是对医院“夸大事件后果、争取舆论同情”的极度反感,毕竟病患家属只是“闹”,就算说了些过火的话,但并未诉诸暴力啊,你这样做,岂不是把医院彻底放到患者的对立面,从而更加深了、本来已经很紧张的医患关系吗?
  必须承认,医院完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出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一旦出了医疗事故,患者及家属的第一反映,不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解决,而经常是采取非常规手段向医院施压,甚至出现了专门以此为生的“医闹群体”?

  我认为:
  第一,是在专业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公正中立的第三方监督。医院为了避免自身遭受损失,往往在许多手术之前,要让病患家属签一大堆字,这样能够保护医院,但谁来保护患者利益呢?打官司?诉讼成本太高,为患者难以接受,而“医疗鉴定”,也往往是在卫生系统的管辖范围之内,自说自话,鉴定中心的专家大都出自各家医院,难免存在“你现在帮了我,我以后也会帮你”的潜规则作祟,经常导致鉴定结果对患者不利。久而久之,让患者失去对司法救济途径的信心!
  第二,医院在“产业化”或政绩思维的指引下,为了息事宁人、评级争优,常常习惯于隐瞒事实,只要患者一闹,医院就被迫选择“私了”,这也给日后大量的医闹行为留下了“活口”,如果医院坚持走司法程序,否则坚决不允许“软化”事故的处理,“医闹”也就没了市场。
  第三,社会存在不法之徒,他们利用了医院和患者,两方面的制度缺漏和激烈情绪,挑动事端,从中获利,据说大量“医闹”都是无业游民,闹事的时候,连患者是谁都不知道。但某些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过激行为,其实也触犯了《治安处罚法》,如果公安等治安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制止,也不至于事态扩大化,如果像这家医院,闹到逼着医生护士必须戴钢盔以求得自保,那我们就不得不问问:当地的警察,都跑哪儿去了?
  “钢盔事件”反映出,目前医患双方的互不信任程度,已经严重到何等地步!大家对协商和谈判都不信任,所以才各自选择了这种极端的“私人救济”。这导致对立情绪进一步加剧。其实,医患纠纷增多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医疗产业化的后遗症,另一方面,则是公正医疗鉴定体系缺失、法律救济途径不健全,和社会治安管理措施的软化。
  钢盔,防护的只是脑袋,但问题,则是直戳到医疗制度的软肋。我们必须让纠纷中的患者和医院,都能在公正的制度面前,处在平等的法律地位!否则,任何一方戴上钢盔自救,都是将“法治社会”的耻辱!






文章来源:骆新发言

博客实名制时代到来前的忧思/萧 锐

  注定要成为各方讨论焦点的博客实名制在经历了几番已经不算新鲜的关于表达自由的保护与限制的沸沸扬扬之后,今日已有媒体以“中国互联网协会证实博客推行实名制已成定局”为题进行报道。虽然从报道中可以看到,此“定局”只不过是中国互联网协会有关负责人对于“受信息产业部委托开展博客实名制的研究”消息的确认,难免有文不对题之嫌。但结合我国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具体情况,笔者不能不承认,有些不实的报道题目却给出了人们一个清晰的几乎可以确定的结果。
  面对即将到来的博客实名制时代,笔者的焦虑没有了太多类似BBS实名制到来前的那种不安与焦灼,而以往类似的具体政策实践也向人们实证地诉说着考量政策制定与实行可行性路径的必要性。在这样的话语情境下讨论博客的实名与否,所涉及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博客一域,更多的,在于网络表达自由权利的保护的策略抉择问题。规范网络表达是更多地靠市场的抉择,还是更多靠公权力的干预,是个问题。更何况,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这么一个貌似民间组织的准官方组织组织一个不具有普遍民意基础的研究小组来决定数千万博客的实名与否,实在缺乏程序正义。
  笔者对于网络实名与否所持的保留态度没有也不会改变。网络的匿名服务是网络从产生伊始就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技术特性,网络匿名使参与者几乎不存在任何外在的表达压力,使话语权通过言论本身的说服力凸显,而非其现实社会的角色规定性,从而也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其间进行讨论和争辩,无形中使网络民意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更能体现其公共性的意涵。
  较传统民意表达而言,网络发言者在某种程度摆脱了社会角色身份和群体规范、利益的限制,避免了现实社会的群体规范对其形成的压力,可以一种更直接、更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诉求。匿名或假名不仅可以使用户畅所欲言,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而网络匿名对于表达自由的意义恰恰也是其技术魅力之一。更何况,被实名制所遮蔽的不仅仅是那些被认为虚假和有害的信息,还有因为“担心经济或官方报复,可能担心自己受到排斥或仅仅出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隐私”(霍姆斯语)而本来是真实的属于直谏的对公共事务的批评。再者说,从一般的法理可知,公民的良善无须证明,认定某公民的非善才需要证明,表白公权运作的良善和勤勉更需要证明。正在泛滥的实名制管理思路,颠倒了公权力来源的关系:把“公民授权公权机关管理”,变成了“公权机关授权公民生活”。
  诚然,博客的匿名服务和假名服务也不是没有负面的效应,但不应当通过一步步地限制和禁止网上的匿名服务和假名服务来避免其负面效应。有关网络匿名利弊的讨论在随着BBS实名制的逐渐推行而似乎有了定论之后又因为近日博客实名制的讨论而烽烟再起,正说明了表达自由问题不会因为情境的变更而自然消解,而只会伴随一个又一个新问题而“新瓶装旧酒”般再现。
  笔者认为,对于博客匿名与否这样的技术问题,其实尽管交由市场运作即可,根据市场和具体网站管理的需要,实名也好,匿名也罢,网站的运营商自会根据客户的需要予以现实抉择。而且,应当相信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实名博客所发布的文字与匿名主页所散布的信息哪个更具有可信度,市场与博客作者会有很好的判断。况且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有关负责人也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名人博客采取了实名交流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选择实名抑或匿名,是由私法规制,还是更多依靠公权力介入,这是表达自由权利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制度走向与风向标。而对于博客实匿名的选择权,是在国家还是应该回归个人,也是值得立法者与决策者考虑的问题。
  业界对于博客实名一开始的不看好或许并不能阻挡博客实名的滚滚车轮,但一次次网络实名不得要领与得不偿失的尝试实践或许会对我们思考关于网络表达自由的规范路径与策略选择问题有所帮助。
  笔者一直认为,法治中国的宪政建设,千头万绪,设若一言以蔽之,就在于常识的不断重复与切实践行!作为宪政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自由权的宪法保护问题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各个阶段曾经被而且终将还要被一次次提及,一次次论证……所不同的,只是挑起由头的具体事件差异罢了。从这个角度看博客实名制以及未来更多关乎网络表达的具体问题,也就都有了他的现实意义。
  表达自由,终究是宪政实现所绕不过的命题。

2006年10月20日于并南山大

文章来源:Blogtimecn
文章地址:http://www.blogtimec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254&page=1

孤燈禿筆(蕭銳)
Q Q:179437453
孤燈禿筆的博客
http://fengzi_1982.tianyablog.com
http://gudengtubi.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u/1221524421
孤灯秃笔兼职网编的网站:酸枣刺http://www.sxszc.com/index.asp

博客推行实名制已成定局

【来源:华夏时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昨日证实
  博客推行实名制已成定局
  本报记者 刘琪莉报道昨日,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君佐确认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推进博客实名制的消息。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博客实名制已成定局。
  据悉,中国互联网协会受信息产业部委托开展“博客实名制”的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信产部供决策参考。
  博客实名制,意味着博客用户必须进行后台的实名登记,如同手机实名制的政策出台一样,即将实行博客实名制的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网民的反对,认为博客实名制会限制言论自由、侵犯网民隐私者不在少数。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些网民对于博客实名制的误读而担忧。
  对于网民最关注的“言论自由”问题,杨君佐表示“言论自由是相对的”,推行博客实名制并不惧怕由此带来的影响。
  博客诞生以来,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但由于约束的缺失,一系列侵权、隐私、责任等纠纷屡见不鲜。杨君佐认为,“博客实名制”是一个解决办法,“网络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胡说八道,此前的一些不良现象应该有所约束和收敛了”。
  杨君佐主张,在网上“起码的文明守则、公众道德”还是应该遵守的,不能因为网络自由就口无遮拦,大发一些缺乏理性的言论。
  昨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也表示赞成博客的将来采用实名制。他认为这对发展博客有好处。他认为,博客行业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发展,但是现在的情况显得有些无序化。尤其是极少数人利用博客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来扰乱社会秩序,使得大多数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实名制既保护了博客的言论自由,又能保证在自由的基础上监管。
  易观国际互联网分析师黄涌涛对博客实名制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认为强制的博客实名只会是一场游戏。黄涌涛主张,博客的实名制过程,必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而不可能是从上到下的过程。
  因为“越来越多的博客作者,在强化和读者的互动,在逐步的实名化”,黄涌涛认为这个过程和行政指令没有关系。此外,黄涌涛觉得站在舆论监督和新闻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博客的管理更应该是新闻出版总署的职责。

文章来源:SOHU
文章地址:http://news.sohu.com/20061020/n245898421.shtml

“平价医院”真的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吗?/学不会的忧郁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社会反映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最热的一个话题,上至国家领导人、政府工作会议,下至市民百姓、街谈巷议无不在谈论这个问题。医疗费用超过百姓的承受能力,老百姓的健康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加上媒体不断曝光和渲染的医疗行业中的腐败、不规范行为等等,医患矛盾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阶段。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卫生部高强部长在年初的提出,要求在全国设立“平价医院”、“平价病房”来解决此类问题,以降低医疗费用。在高强部长讲话后不久,北京出现了首家“平价医院”,各地也陆续开始落实这一政策。但“平价医院”真的能要既维持医疗行业正常发展的同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吗?好像情况并不乐观。
  首先,“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出现,责任并不在医院。
  在几年前,当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时,好像并没听谁说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有国家医疗保障体制,看病并不需要自已负担多少钱,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甚至还出现了“一人有公费医疗,全家看病不花钱”的问题。而现在,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处于完善之中,国家不再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开支。再加上大量国企改制、破产等情况造成了大量企业职工下岗,连最起码的生活开支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医疗保障了。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过低,医院缺乏维持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来源
  医院是一个尴尬的行业,名义上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实际上财政并没有或是很少有这方面的投入,医院要负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几千人的工资,维持日常运转所必需的开支,添置、更新、维护设备以保证医疗工作的完成,支付员工进修、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的费用……这些费用都要靠医院自已来筹集。
  说是企业吧,当医院需要发展、资金不足时,银行又不给贷款,理由是医院属于社会福利单位,不能用固定资产、房产作抵押来贷款。同时,医院职工的工资又是由人事局核定,但并没有工资拨付。
  第三、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很多人反映到大医院看病太麻烦,这一点这里不用多说了。但大医院的功能不仅仅是承担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医疗保健,更多的是承担科研、培训下级医院医护人员、承担下级医院无法完成的疑难病例等等,如果要求大医院也像基层医院一样完成基本的单纯治病看病,才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看病贵的问题
  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护理等各种收费项目都由物价部门进行严格的价格核定,并由物价局进行检查。从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医院只能在大市招标范围内采购药品并遵照固定的价格来执行,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把价格高的责任都推在医院身上显然对医院有失公平。
  “平价医院”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见得可行,据报载,北京那家“平价医院”给医生开出的工资是1000元左右,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点钱在北京能干什么,够不够房租?财政不投入,单凭医院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就医需求,其结果只能是医疗低价低质,因为没钱,它养不起人、添不起设备,甚至可能都无法保障最起码的医院维持费用。
  现在的舆论把“看病难、看病贵”的责任都推在医院身上,媒体上也不断对此类事件进行渲染,造成本来已经紧张的医患关系更趋恶化。骂医院、骂医生、骂护士现在已成了一种流行,不管什么事,也不管责任在谁,只要一骂医院和医护人员,马上就会引来一片应和,但流行也不一定都是好的,禽流感就不怎么地。当非典、禽流感或是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意外发生时,还是挨了骂的医务人员冲在前面,这时的骂人者在哪里?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同养老保险一样,医疗保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医院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即便医院暂时可以拿出资金来负担患者的医疗费用,但如果医院把钱都花光了之后呢?“企业办社会”在实践上已经证明是失败的,现在把这个矛盾转移到医院头上能解决问题吗?只有建立健全了一个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的看病问题。
  我不知道媒体和大众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关键还是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如果是前者,请深入了解一下医院;如果是后者,那就有点欺软怕硬了,现在在医院里,相对于病家来说,医护人员倒更像弱势群体,因为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医护人员都要被扣掉工资奖金和接受处方的,所以医生护士也不敢与病人发生冲突。总之,现在病人及家属一旦有了不满意就会指责医院,医院不是万恶之源,社会道德的败坏和风气的堕落也不是医院造成的。
  只有看清楚了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看病难、看病贵”只是一种表相,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靠医院这个行业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Bokee
文章地址:http://xinnongcuen.bokee.com/

惩治腐败和渎职是履行法律监督的二刃利剑/刁民无声

  2005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渎职侵权部门统一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级检察院、55.9%的分州市检察院和40.5%的基层检察院成立了反渎职侵权局。(12月15日《人民日报》)
  “反渎职侵权局”,负责查办涉及42项罪名的渎职侵权类案件,从而与“反贪污贿赂局”“双剑合璧”,承担检察机关两大侦查职能,进一步加大对贪污贿赂、渎职侵权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贪污贿赂、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是官场社会的二大毒瘤。它严重危害了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像,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反腐败斗争成绩斐然。然而,党风政风民风总体上却未见根本好转。吏制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败大案、腐败窝案、腐败串案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贪官,从省部级到地市级、县处级、乡镇级,层层前腐后继,犹如“烧不尽的野草”,贪官污吏的“生命力”让人徒叹奈何。看来,百姓诅咒的唾沫是淹不死贪官的,任凭反腐风暴横扫,贪官依旧如同烧不尽的野草,在继续滋生蔓延。但相对而言,以前我却并不仇恨贪官。因为,对无田无地,无产无业的我们而言,国库不是我家的钱柜。咱干瘪的钱包,不怕贪婪之手光顾,行贿送礼之人也非我们的儿孙,既然如此,咱干嘛要去仇恨贪官?
  贪权、爱钱,好色皆人之本性,如果没有强力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只要大权在握且不受监督,人人都有可能沦为贪官,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天性下,信仰、道德、誓言、承诺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纵观万千倒台的腐败官员,谁没有信誓旦旦的宣誓、承诺,要廉政勤政,执政为民?而现实却是,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少数官员、富人、美人之间盛行。
  别人的猫,偷了邻居家的鱼,这怨不得猫,因为,贪腥馋嘴是猫的本性,只怨邻居主人你太粗心!咱何必为邻家的闲事瞎操心?但如今,反贪污贿赂局是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利刃。
  贪官固然应该严惩,昏官、庸官、懒官、恶官也应该受到处罚,并被逐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反渎职侵权局"的成立,能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力度,能加大对司法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也愿"反渎职侵权局"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检察机关工作重点的转变,无疑对减少渎职行为、避免经济损失、减少社会财富浪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发挥检察机关在查处、遏制渎职行为中的作用,还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民众的支持。
   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在国家政权机构中的反映,是典型的官吏腐败、司法腐败、执法腐败。“渎职侵权”与贪污贿赂犯罪相比,虽然实施这些犯罪行为的官员可能没有贪污受贿,并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也可能没有为自己和亲友牟取私利,但是其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却可能比贪污受贿更大。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的矿难、火灾、水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就是例证。
   毋庸讳言,近来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并不十分和谐,公众对某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带有抵触情绪。这是因为有些“侵民政策”中透着一股昏官、庸官、懒官、恶官的懒政思维,而且将官员的渎职所产生的恶果,转嫁给社会大众。并且,这种转嫁行为在制定公共政策中大有泛滥的趋势。
  渎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负责任,只有不负责任才会导致渎职;宽容渎职就是宽容腐败。因为,渎职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渎职给国家、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一点不比揣入个人腰包的犯罪轻。如果单纯地认为只有揣钱财于个人腰包才算犯罪,那么,渎职对社会财富损耗的黑洞将永远无法堵住。
  宋寒松说,“我们曾对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查处的案件比较分析:贪污贿赂犯罪,平均的个案案值是25.8万元,而渎职犯罪平均个案案值是285万元。这里仅就经济损失而言,还没有计算渎职犯罪给人民生命健康造成的重大损害后果。” 据最高检渎职侵权厅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案件5715件7082人。这些案件造成重伤660人,死亡425人,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5亿余元,检察机关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2.64亿元。
  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每年大量土地收益和税收在流失,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使国有企业改制不规范而造成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国家控股的四大国有银行每年在发生不良贷款等巨额损失;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建筑、施工领域的腐败问题常使高楼建起,官员倒下;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使部分地方政府用增加各类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加大对百姓的罚款来弥补贪腐官员造成的财政漏洞损失。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备受社会关注的“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把大量纳税人的财富挥霍掉了。因为部分官员的渎职,腐败分子才能把大量的国家财富,通过种种非法的渠道吞没了。
  能够从渎职和巨额的腐败黑金中受益的多是一些权力部门、监管部门或者经营机构的群体,让社会感到愤怒的是,这些巨额的渎职损失和腐败资金,有不少是直接从老百姓手中“夺”走的,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了一大批并不需要创造财富的富人,这些富豪、大款们肆意挥霍轻易得来的大量财富,所以才有贫民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这种用腐败或灰色资金维系的繁荣能长久吗?
  因此,"反渎职侵权局"的成立,是为了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力度,加大对司法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的需要。 检察机关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对于当前中国来说,维护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稳定,只有建立在和谐社会基础上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否则只会形成虚假的社会稳定,而且可能蕴涵着走向稳定之反面的潜在危机。
  对法律的敬畏,向来是从上往下起示范作用的;因此,法治先治官。培养官员对法律的敬畏,是我们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一步。
  敬畏法律应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社会环境,而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社会环境的保护,都需要有效的法律监督。官员首先要有依法做事的意识。然而,这种意识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一方面,它需要法治宣传与教育的引导和培育;另一方面,它需要法律监督机制的养护和巩固。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

文章来源:摩的司机的日记

茅于轼评毛语录/冉云飞


据闻昨天韶山尚有十万之众纪念毛泽东,齐声高唱《东方红》,这当然一点也不奇怪。一来那种被洗脑的古怪乡愿式自豪感,让他们在屈辱的生活里短暂雄起,间隙性的、意淫式地满足一把;二来,毛式红色旅游能带给他们一些收入,这些都是应该是他们纪念和唱赞歌的理由吧。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若是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国度,他们得到的精神满足和物质收入,远比今天能得到的要不知多多少倍。没有任何所谓的伟人(请注意,是所谓的,而不是真正的伟人。真正能留芳千古的伟人是人类的福音),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种动辄玩“没有什么,就没有什么”句式的愚民方式——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之类的论调——可以休矣。通过六十年愚民执政所累积起来的对毛泽东的膜拜,却不是那么容易剔除殆尽的。因为被神化的东西或者人物,总是像梦魇一样纠缠着你,形成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何况许多人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愚弄,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承认早已被愚弄的事实。因为承认自己早年“偶像”和“信仰”坍塌的事实,无异于抽空自己曾经活着的基石,承认这种坍塌后的生活失重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以也只有李锐、李慎之、何家栋等少数早期的革命者,意识到他们喜欢的革命,无非是“通往奴役之路”,是南柯一梦而已。承认自己早所作所为南柯一梦的事实,相当于承认自己早期所为是一种错误,并且在人生黄昏的时候重新修正自己的追求,这样的老人可谓追求真理的智者,可谓择善而从。
毛泽东貌似有理的所谓语录,以及他的选集,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传播物。其实这铺天盖地的红宝书里的许多语录,是没有多少经得起推敲的。除了为愚民而巩固其独裁统治外,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如果我们用“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便会论证出毛泽东是天底下最落后的人,因为他骄傲到了狂妄的地步,“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之类的大话,他不知说了多少。这样没有逻辑的东西,为什么会像瘟疫一样流行,广为传播呢?他无非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谦卑地、像猪狗一样的活着,成全他一个人的骄狂而已。至于“狠批私字一闪念”,就更是把大家的私字去掉,把大家的利益剥夺掉来成全他以及少数塔尖上领导者的私利罢了。他叫你“狠批私字一闪念”,他的私字有谁敢去批,他承认他有私吗?作家的稿费早已被取消的时候,而他的用纳税人的钱购买,亦即用公款消费的选集包括语录,却成了他的“稿费”,成了他的私人财产。他教导你“狠批私字一闪念”,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成全他的“私”。
但毛语录和中共官方的愚民说辞,也不是那么好识破的。或者说识破了,你无法准确地表达他这愚弄的错在什么地方?换言之,你就是知道他这句话荒谬透顶,你也没有办法和能力论证它的荒谬性。为什么呢?四九年后一直洗脑,将许多于不利共产党愚民统治的人文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等——取消,你已经丧失批判和说理的武器。比如说“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既然这样大公无私,当然是个“圣人”啰。既是神圣的伟大领袖所号召,必然了不起,只有仰视的份;二来也不允许你怀疑这样的人,是否有在人间存在的可能性。一九九七年读到茅于轼先生所写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令我大为开窍。他论证雷锋之不可学,就像李汝珍《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做亏本交易一样可笑。所有的人都比谁卖的东西更便宜的“君子国”,最终会使这样的“买卖”没有什么动力而完结。所有的人都是雷锋的话,那么就没有雷锋,这和“六亿神州尽舜尧”一样,到处是舜尧,就没有什么舜尧了。如果只有少数人是雷锋,那么培养的就是大批占便宜的人,这样的“道德损失”所造成的“悖论”,这样造假所造成的“道德沦丧”成本之高,是无法想像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杜撰车上让座,扶老人过街等虚假作文层出不穷,因为造假的成本很低廉。再明白地说来,你学雷锋,我也学雷锋,施予总有受予者吧,不然你这“施予”不是造假吗?有受予者,那么就有占便宜的人,这样的悖论,是他们始终无法解决的。所以我们就知道美国式的义工是真实的,因为他不存在施予和受予的悖论,而雷锋是造假的。我把茅先生这个观点发挥出来,写进我的《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一书里,专辟了一章《改造我们的德育》。德育造假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伤害之大,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
昨天得闲读茅于轼先生《我所认识的经济学》一书,这书是由他十五集演讲所组成的,其中不少时候在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荒谬性。毛这样的语录可谓不通之至,但许多人说不出他虚假何在?他的论证方式就像论证雷锋之不可学一样简洁而实在。其实这些荒谬的语录,只要稍用常识和经济学,即可论证其荒谬性。读者诸君可以找来看一看。其实除了用经济学论证那些大言玄玄的东西之荒谬以外,还可以有更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号召你学雷锋的人,从来没有学过雷锋;号召你学孔繁森的人,没有一个人去过阿里。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庄子在一千年前就说了——焉知曾、史非桀纣之嚆矢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哪里知道曾参这样的大孝子、史鱼这样的大史家,不是夏桀、商纣这样的魔王巧取豪夺的开路先锋呢)——所谓的“圣人”只不过是强盗的响箭,是强盗抢劫的开路先锋和掩体。这就是说,雷锋只不过那些号召你学雷锋的人,巧取你的权益时,所用的一层愚民的外套而已,雷锋是他们巧取豪夺的掩体。
质言之,曾、史是桀、纣巧取豪夺的开路先锋,而雷锋就是毛泽东辈巧取豪夺民众利益的开路先锋而已。而茅于轼先生这方面的论证可谓精彩,故特向朋友们推荐。

文章来源:匪话连篇 冉云飞博客
作者博客:http://tufeiwangshanmao.tianya.cn/

2006年12月27日星期三

建在矿难冤魂上的超大面积住房/子夜

  山西省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最近两年“财气”暴涨。几年前,忻州煤矿安监局还是租房办公,甚至还会为了房租用与房东发生不快。现在,忻州煤矿安监局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有四五十间带卫生间的超大面积的办公室,有36套超大面积住房。与此同时,近两年,每年都有一两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在忻州。据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豪华办公楼的资金中有小部分是向部分乡镇和煤矿“借的”。
  在超大面积办公室和住房后面又是什么呢?据报道,2005年和2006年,忻州每年都会发生一两年特大煤矿安全事故,仅媒体列出的三起矿难,便有88名矿工死亡。一边是连续不断的矿难,一边却是煤矿安全监察局暴涨的“财气”。两者之间肯定有着必然的联系,仅从该局向煤矿“借钱”建办公楼便可看出端倪。
  安监局与煤矿,一个是监督者,一个是被监督者,安监局的职责,就是监督煤矿落实安全措施,防止矿难发生。但事实上,安监局手中的监督权却成为摇钱树和交易工具,令忻州煤矿安监局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暴富”。矿难频发,人们的矛头屡屡指向黑心矿主,虽然近两年不断有出事煤矿的矿主被追究刑事责任,但矿难依然难以遏止。其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监督不力。有的地方,矿主只要出钱,就可以“省去”很多本该必须要有的安全防范措施,“省掉”不少买安全防范设备的钱,甚至可以“无证开采”。而拿了钱的安监局则是睁只眼闭只眼,即便发生了矿难,有的安监局还帮助煤矿隐瞒矿难真相。2005年7月2日,忻州市曾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人死亡,在此次事故中,“矿主和有关部门瞒报事故死亡人数,转移藏匿遇难者尸体”。这与矿主“同心协力”瞒报的“有关部门”,恐怕忻州煤矿安监局也脱不了干系。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意即“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一个向煤矿“借钱”的安监局,其嘴必软,其手必短。对于矿难频发的原因,政府总是以“安全法制意识薄弱”来搪塞,这很难说得过去,其实对于矿主和安监局来说,安全措施的薄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心里比公众和媒体更为清楚明白,毕竟他们算是“专业人士”。只不过权钱交易令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结成“同盟”,一个是“只要敢收我就敢送”,另一个是“只要敢送我就敢收”,而被忽略和轻视的,则是矿工的生命和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
  仅仅10名工作人员,却拥有四五十间豪华办公室、36套超大面积住房、九辆公车,这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算得上奢侈。但对于此,忻州煤矿安监局的副局长却称全省的煤矿安监局办公楼中,“除运城外,(忻州)条件算是最差的”。这位副局长的“委屈”和“抱怨”竟然毫无造作,如此条件都已算是“最差”,无法想象“最好”到底会奢侈到何种程度。但从这位副局长的“委屈”中至少可以读到一个信息,那就是煤矿安全监察中的高度腐败。这在明确告诉人们,矿难就是人祸。
  矿难已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疗的“痼疾”,之所以难治,归根结底还是腐败问题。说到煤矿腐败,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其症结大家都明白,但手术刀却总是难以真正切下去。每次看到有关矿难的报道,老百姓都会在大骂腐败以后,再来几声叹息。安监局财气越旺,矿难就会越频繁。安监局的豪华和奢侈,其实就是躺在矿工尸体上的享受。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这句话可以借鉴一下警告那些视矿工生命如草芥的黑心矿主和腐败的安监:当心矿井下的冤魂!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10名员工36套住宅

中国青年报记者 高山

  山西省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最近两年“财气”暴涨。
  几年前,忻州煤矿安监局还叫忻州煤炭安全监察站的时候,四处租房办公,常为房租与房东发生不快,工作人员也大都是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现在,忻州煤矿安监局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有四五十间带卫生间的超大面积的办公室,有36套超大面积住房。
  与此同时,近两年,每年都有一两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在忻州。
  2005年7月2日14时20分,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贾家堡煤矿接替井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矿主和有关部门瞒报事故死亡人数,转移藏匿遇难者尸体。
  2005年10月31日16时50分,忻州市原平市长梁沟镇坟合峁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人受伤。
  2006年11月5日11时45分,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地处忻州市原平县境内)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7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忻州煤矿安监局的办公楼和住宅楼及正在兴建的宾馆,位于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靠近(五)台忻(州)公路的是该局正在建设的宾馆(正式名称是:忻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职工培训中心),地下1层,地面已经建起5层,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培训中心”后边的一幢欧式建筑,是该局的办公大楼。在办公大楼的后边,是一幢6层的住宅楼。住宅楼共3个单元36套房,房间面积最小的140平方米,大的180平方米。该局有10名正式职工、五六名临时工,记者在忻州市车管所调查得知,共有9辆公车挂在该局名下。
  忻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刘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办公楼在2003年由山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后勤处负责动工兴建,直至今年秋天才启用。由于一些配套工程还未完工,大楼的一些设施还未完善。他强调说,整个办公楼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只比朔州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楼)大一点儿,全省11市除运城外,条件算是最差的。目前,大楼的装修装饰工程还未完工。完工后,“条件会改善一些”。

  10名员工 36套住宅 9辆公车 人均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
  对于职工住宅楼,刘副局长说共有36套住房,但“那是由局里职工和其他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集资兴建的”。至于每平方米1100元的房价,是由于该地“地处荒郊野外,那时候(2003年)忻州的房价还没涨起来时制定的”。住宅楼后共有22间私家车库,刘副局长说:“分给住户后,想做车库做车库,不想做车库安上门窗可以当住房,放杂物也可以。”统一包了塑钢阳台,是为了使单位的建筑显得整齐、美观。
  刘副局长是今年才被提拔的,所以他对办公大楼资金来源、投资多少、装修花费、购置办公设备和职工住房补贴等问题都“不太清楚”。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资金中有小部分是向部分乡镇和煤矿“借的”,忻州市宁武县某乡镇就“借给”该局5万元。而被该局监管的宁武县的一煤矿,则花了35万元购买了该局的一些旧的办公设备.
(图注: 图片由上至下:忻州煤矿安监局的办公楼、住宅楼及正在兴建的宾馆。)
文章来源:孤灯秃笔 重申胳膊的尊严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