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博士联署抵制圣诞 民族文化欠缺自信

编辑:综合各大媒体评论参考。

  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今年来自北大、清华、法大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而当今中国,洋节广受追捧、传统节日渐趋式微这一现象已在大陆学界连续争论数年:“洋节”受欢迎是喜是忧?传统节日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是否已经式微?本次汇选有关观点,供读者参考。

一、圣诞气氛日甚 博士联名呼吁抵制
1、抵制西洋文化 博士联署再掀波澜
  日前,国内高校十名博士联名发出一份名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的“抵制圣诞节”的倡议书。一时间,“国人是否该过洋节”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广州南方网)
  倡议书的第一句话就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文章说,“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数以万计的圣诞贺卡和数以亿计的圣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以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北京新华网)
  文章写到,西方“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是圣诞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因此,博士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湖南红网)

2、警示固然有益 论证含糊不尽合理
  按照博士们的看法,中国流行圣诞节乃是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基于这一点,博士们向大家提了一个醒,让人们更严肃地对待节日,注意一下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幷且更谨慎地进行选择。(广州南方网)
  但博士们认为,圣诞节流行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缺失。“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已经呈建制性退场和整体性崩溃,导致中国缺少主干性的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进而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乱化,从而为‘西风劲吹’和‘诸神乱舞’打开了方便之门”。
  博士们的话颇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强调信仰自由,一方面却又不满于“诸神乱舞”,认为这是西方“软力量”的渗透和扩张。但是,这种“扩张”和“渗透”对国人有何利弊,鲁迅先生不也说要拿来主义吗?圣诞节为什么不能像高科技一样拿来,它的流行是否一定是文化侵略,而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有所裨益?(香港星岛环球网)
  而且,人们出于集体无意识而赶圣诞节的热闹,幷不等于对方就有主动的“渗透与扩张”措施。一看到有人接受了西方的某种东西,便立刻想到渗透与扩张,而完全忘记了公众的选择自由,这恐怕正是博士们呼吁遭到很多评论家批评的根源所在。正是这种心态,让博士们呼吁书之合理性大打折扣。(浙江在线网)

3、联名抵制圣诞 闭锁心态难挽狂澜
  与圣诞节在中国渐趋风行相比,蕴藏诸多传统文化符号的中国传统节日则日益“没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认为洋节以及洋文化正在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关于呼唤国学、拯救传统的声音屡屡响起。弘扬传统非常必要,然而,由此不能绕开的疑问是:“传统没落”与“圣诞盛行”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北京人民网)
  博士联署抵制圣诞节,是一场寓意深长的舆论事件。首先必须要说,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保持足够警觉,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但敬意归敬意,十博士如此的态度和做法却幷不能令人同意。这是因为,即便国人追捧圣诞节确实意味着西方文化的侵蚀,即便中国的文化面临不可承受之骚扰,然而这种观念上的“闭关锁国”、“闭目塞听”能真正挽救中国的文化吗?(湖南《潇湘晨报》)
  道理显而易见,这些知识精英对圣诞节日渐盛行还是如临大敌,这或许比事件本身更值得关注——到底是这些知识精英们“文化觉醒”的结果,是自信的体现,还是面临“洋文化”一种不自觉的胆怯和自卑?(湖南红网)

二、商业气息污染圣诞 彰显社会浮躁
1、盲目追捧圣诞 文化背景一知半解
  圣诞平安夜的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人们24日晚上投入了狂欢的海洋之中,在其它地方,许多人也在平安夜晚上结伴出行,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从深圳世界之窗的狂欢广场上空快乐的烟花,到北京教堂里静穆的钟声,再到重庆街头喧闹的人群,中国人以实际行动宣告了此前“十博士”抵制圣诞节努力的失败。但是狂欢之后,也有人冷静下来思考中国的圣诞热。(香港星岛环球网)
  首先就有人对圣诞平安夜的狂欢情景表示不满,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中国人起什么哄?然后就有批评称中国人的圣诞节过得很盲目,多数人幷不知道圣诞节什么意思,对其文化背景幷不瞭解,只是凑凑热闹。(天津北方网)
  正是因为圣诞节在中国缺少基本的文化链接,这才使得中国人过圣诞节等同于彻底的花钱节。有媒体报道,杭州人今年吃圣诞大餐,不仅能“吃”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香港自由行,还有望“吃”到价值3.5万元的北欧四国及峡湾双人览胜之旅。(广州大洋网)

2、庆祝活动变味 消费主义扭曲圣诞
  关于圣诞节,某网站专题的判断最准确:“在全球化和商业社会的背景下,中国要不要抵制圣诞节也许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圣诞节不仅违背了《圣经》意义上的纪念耶稣诞生的原意,也远离了19世纪的情感化的意义,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消费主义。”在这种情形下,十名博士的联合呼吁毫无意义。(北京《中国青年报》)
  其实,在西方,“圣诞节只不过是一个精神放松的节日。”
如何向一个陌生人介绍圣诞节?“你可能会从耶稣降生时,天使向郊外牧羊人报佳音谈起”,“对神灵的敬畏与谦卑,拯救众生的欣喜,载歌载舞的庆祝,也可能是回答的内容”。而就个人来说,“平安夜的宗教仪式,美食,大雪世界的静谧。或许还要提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孩子的期盼,或者对童年的记忆。”(美国《纽约时报》)
  博士们在倡议书中对大陆商家的“圣诞节营销”提出了批评,表示这些商家“对圣诞节流行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抵制和拒绝“圣诞节”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它会面对力量极为强大的商业法则和消费者偏好的阻击。(上海《东方早报》)

3、资源极大浪费 圣诞经济尚须降温
  对选择过圣诞节的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圣诞节的开始便意味着结束。过了12月25日,不知有多少棵圣诞树将被遗弃,还有无数花花绿绿的圣诞装饰品将被扔进垃圾桶。在中国,圣诞节固然创造了“圣诞经济”,刺激了国内消费,但是,另一方面造成的资源浪费可能要严重得多。(香港东方网)
  此前,我连续两天走进同一家超市,超市入口处就是两个跟圣诞节有关的商品堆,堆着各种各样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帽、铃铛、花环等等。我注意到一棵微型圣诞树的价格每天都变,从原价36.90元降到24.60元再降到12.30元,但是临到24日那天,商品堆的高度幷没有变矮,可见即便大幅降价,购买圣诞商品的消费者实则幷不多。圣诞之后,这些特定商品只能再次被扔进仓库,待到来年的圣诞节了。(香港星岛环球网)


三、包容交流为上 民族文化须有自信
1、不必杞人忧天 圣诞幷非洪水猛兽
  对于国人对圣诞节等洋节的“追捧”,不应粗暴“棒杀”。由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闭关自守,对西方文化不甚瞭解,打开国门后,对西方的节日文化的涌入缺乏心理适应能力和免疫力,当前出现的短时期内的过度沉溺心理与缺少理性的过度拥抱,正是类似一种人在饥渴后的“过度补偿”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湖南红网)
  实际上,过洋节还是过传统节日,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在2005年的一份调查里,认为传统节日比洋节重要的人占85.7%,认为都重要的占14.3%,而认为洋节更重要的比例为0。而在回答过节感受一项里,认为“表达情感方式奇特”的人就占了51.4%,许多人认为,过圣诞节就是为和家人团聚。
  因此我们可以说,圣诞节等洋节的文化侵略能力幷不强硬,它已经和中国人的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变成家人团聚、吃喝玩乐的一次狂欢的假期。它也和过年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形式简化为一个圣诞老人和一棵圣诞树的渲染。正如年味和中秋节味普遍失传一样,圣诞节在中国,甚至在欧美许多国家,其仪式化的东西已经蜕变为娱乐的程序,宗教内涵变得十分稀薄。(北京央视国际网)

2、更重精神内涵 年轻人热衷过圣诞
  目前,“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确实过热,这从一方面与国人的盲目崇洋意识有关,另一方面,西方节日注重精神内涵,而中国传统节日则过于务实,特别是国人过节的方式更是“唯物主义”,缺少激情浪漫。(广州金羊网)
  从端午节、中秋节到春节,哪一个节日不是与吃喝有关,有的现在还与请客送礼等腐败因素有关。这些习惯的形成,当然与中国早期农业社会中物质匮乏,丰衣足食、吃饱喝足成为祖先生存第一要务有关,但是,在现在人们物资生活已经获得基本满足,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却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国人过传统节日的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甚至逆向发展了一些糟粕的东西,如腐败和迷信。相反,西方节日大都是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从感恩、浪漫、狂欢等精神因素出发发展起来的,这在当今物质相对繁荣的世界当然有它的生命力与合理性了。(湖南红网)

3、不宜故步自封 文化需要包容交流
  面对弥漫在街头巷尾的圣诞节气氛,我们还应当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圣诞节在中国带上了越来越多的本土化色彩。比如,很多娱乐场所的圣诞老人形象已经穿上中式传统的对襟红袍,大量的圣诞歌曲被翻唱成中文,老字号的中餐馆也趁热闹纷纷推出“圣诞套餐”。“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如今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了中国民间的一个节日,不能简单地视为西方的“舶来品”。(北京新华网)
  提倡“抵制圣诞节”的博士们忘记了一个客观事实,中国社会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多元化”的阶段。如果像汉武帝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家,把别人都说成是异端,要讨伐、要排斥打击,这对中国自身是非常有害的。(美国《新共和》杂志)
  文化不可能固步自封,它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交流的产物。例如博士们呼吁抵制的“圣诞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结果,它的起源幷不在西方,而在中东地区。“耶稣教”也是从中东传播到西方和全世界的。中国自身的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比如元宵节,相传是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将佛教里正月十五日僧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引渡”过来,后来演进成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湖南红网)


四、捍卫传统时不我待 中国还须加紧
1、圣诞大行其道 反映中国文化危机
  尽管博士们对“圣诞节”有着九斤老太式的担忧。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这样的抵制呼吁未尝没有道理。任何一种观点的出笼都有其背景,这个背景往往就是它的理由。在这封呼吁书里,抵制圣诞节的背景是人们对于圣诞节的“盲目”推崇已经“损害”了本国的文化主体,甚至危机到了国家的文化安全。换言之,是圣诞节过于风行,已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逼进了死角。(泰国《新中原报》)
  有人认为,“过圣诞节是文化危机的表现形式。”市民过圣诞节不仅是一个“圣诞节”的问题,而是与民众在追捧洋节日时相对应的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的问题。在与国际接轨时,民众整体的盲目崇洋媚外与对传统文化的冷落,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不信任,以及中国文化当前的弱势。(湖南红网)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传统文化在中国不但没有发扬光大,甚至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海外华人发现,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例如清明节的祭祖仪式,在中国大陆已经难见踪迹,反而在海外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比如中医,最近一场针对传统中医有否必要取消的大辩论正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展开,抛开始作俑者的个人用意不谈,中医药当前在中国日渐濒危的现状也确实令人深思,反观韩国将中医改称“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作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新加坡《联合早报》)

2、传统文化渐失 文化建设亟待强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破旧立新”被当作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被贴上“迷信”或“文化糟粕”标签而遭批判和禁止。结果在文化上,“旧”被破了不少,“新”却没见立起来。(韩国《东亚日报》)
  一名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指出,严格地说,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几乎等于空白,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所剩无几,这是当代中国人缺乏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的重要原因之一。(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文化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和缺乏公德的事例让舆论常常感慨人心不古,这些现象虽然可以解释成是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但这类“消极因素”恐怕不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宽裕而自动消失。(日本《中文导报》)

3、文化心态堪忧 文化传承日益变味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让人感觉中国人不缺乏文化资源和文化自信,殊不知,文化的危机以及中国人对文化抱持的心态,正在出现大的问题,不能不加以重视。(法国《欧洲时报》)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国人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约定俗成幷逐渐发展起来的民间节日(当然也有其他的起源说)。当南韩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文化遗产时,中国大陆内部竟然一片讨伐之声,更掀起了所谓的“保卫战”,幷以端午节的故乡,洞庭湖东岸龙舟竟渡发源地湖南省岳阳提出相同的申请。直到南韩申请成功后,大陆才出现反省的声音。我们认为,端午节风波:正显示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还是大有问题,反映出中国崛起中的盲点。(英国路透社)
  “土”“洋”节日之争,在短时间内不会尘埃落定。正如专家们所说,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维护传统节日不是简单地排斥“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被掏空传统文化内核的“空壳”。从这一点上说,中国任重道远。(北京新华网)

没有评论: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