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星期二

中国股市渐入佳境?

《凤凰周刊》特约撰稿员 李明

  将中国的资本市场打造为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地位“相称的”、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平台”,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新定位。

  沪深股市2006年12月14日高开后振荡上扬,沪指于13:41一举突破历史最高点2245点,宝钢、中国石化等引领大盘蓝筹板块继续上攻,市场极 度亢奋,成功收盘于2249点,五年轮回,上证指数重新攀上高峰。而此时中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同于五年前的混沌迷茫。股权分置改革一扫多年沉疴,优质蓝筹 纷纷重回A股,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基金规模屡破纪录,甚至有人惊呼神话般的黄金十年之门已经开启。
  正是这一天,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国际论坛”时指出,当前资本市场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今后,要鼓励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调整和完善再融资相关制度,简化核准程序,同时促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作为对外实现“和平崛起”,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壮大数十万亿国有实业资产和金融资产,将是尽快落实这两大战略目标的关键途径。
  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同一场合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中的作用。今后,将继续鼓励国有控股股东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 购、技术输入、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加强其对市场资源的整合能力。国资委将继续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通过境内外 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同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抓紧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努力使国有股股东,特别是国有控股股东 行为更加科学、规范,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同样,六中全会赋予资本市场的全新战略定位,使得管理层没有把目标局限在追求短期的扩容数量上,而是“埋头”推进发行制度的改革,完善券业的综合治理,强化保荐人职责,打响针对股改、清欠的“最后一役”。

  管理层为什么改了“口风”?

  其实,仔细观察,一切都在变化中。11月以来,A股扩容的速度有所放缓,管理层对于股市的发展路线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10月初,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了对尚福林的专访,这篇名为《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文章说: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防止形成新的股价泡沫,从整体上看,目前A股市场价格已经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加优质公司的股票供给,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平衡供求,可以防止流动性充裕刺激股市泡沫形成。
  但是,实际上自10月27日工行上市之后,资本市场的扩容步伐,非但没有像尚主席所说的那样“加快”,反而相对今年5-10月以来,还有所“放缓”。而且,11月以来的大盘股IPO还有一个新特点,就是几乎全部是H股海归,本土的大型企业A股上市相当少。
  数据资料显示,10月A股IPO募集资金逾490亿,另外,再融资超过57亿,两项合计约547亿;而11月,A股IPO募集资金约119亿,增发募 集资金约246亿,两项合计约365亿,比10月减少约182亿(这个数字甚至比IPO重启以来的第二个月——6月的415亿还要少!)下降近三成。
  看来,尚主席并未完全按照在《学习时报》讲话时的“路线”办。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如果仔细留意近来管理层的表态,还会发现,不仅关于用 “大扩容”来“平抑泡沫”的行动“没有坚决执行”,而且官方对股市行情的“定性”,也有了“截然相反的说法”——在10月初,行情还在1800点左右的时 候,尚主席的说法是,“目前A股市场价格已经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到了12月份,沪指已经达到2000点以上的时候,管理层却集体出面,大唱“行情 在2000点以上整体健康”!
  管理层怎么了?时隔不到两个月,管理层对于股市的看法,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而这种对于股市现状认识的变化,也就直接导致了管理层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面,并没有“完全执行”他在10月之前拟议的“大扩容”。
  尚主席讲这番话的时间在9月,那么从9月到10月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无庸置疑,就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六中全会明确了,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而要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仅有理念,更要有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目前数十万亿的国有实业资产和金融资产。
  而中央政府正准备将其执政的基础,从对实物资产的“占有”,逐步过渡到对金融资本的“控制”上来(实际上,党的十六大已经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的思想)。
  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的进化方式,雄厚的国有资产才能够在运行效率上大幅提高,从而赢得相对于私营资本更大、也更根本的竞争优势,从物质财富的增加方面,强化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必须通过对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改造,以及建立在这种“资本化”基础上的、全新的、对国有资本的管理方式的“升级”,才能够优化、强化,对这些“增加了的”国有资本的控制,提高了对“执政基础”的“执政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对外实现“和平崛起”,还是对内构建“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都需要借助一个强大且庞大的金融资本市场,来迅速做大国有资本这个实现战略目标的物质基础。

  资本市场的定性
  已发生根本“逆转”

  那么,管理层为何没有乘流动性泛滥之际,迅速推出大扩容,尽快将更多的国有资本“装入”资本市场,反而有 所“放缓”呢?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王小广研究员认为,资本市场未来的大扩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而管理层“愿意暂时放弃”眼前的现实利益,放缓扩容的节 奏和总量,其背后,肯定是有更大的战略企图。
  随着六中全会的召开,特别是“和谐社会”、“和平崛起”这两个战略目标的提出,资本市场的定性和定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如果说,此前的 资本市场还仅仅停留在“治病、续命”以及所谓的“恢复本来面目”上,那么,六中全会推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正 式向资本市场(首先是资本市场的管理层)发出了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承担历史使命”的号令。
  王小广认为,将中国的资本市场打造为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地位“相称的”、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平台”,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新定位。
  也就是说,执政党要将其执政基础,从实业领域转移到金融资本领域,让数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那么,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从规模、结构到层次,都必须要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不能太长)。
  因此,随着中央政府对于资本市场定性的调整和定位的提高,管理层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路径、发展战略,都将随之调整,对股指的批判标准也就随之改变了 ——在10月之前,用“老眼光”所得出的“相对较高”,放在新战略的考量之下,也就并不那么“高”了,而变成了“整体健康”。
  当然,要保持所谓的“整体健康”,是有条件的,即股指额上涨必须要有相应的优质资产的配套供给,但保证资产“优质”的前提,恰恰是一系列制度的完善。 也就是资本市场的管理层,必须尽快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一系列的制度框架,推进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来作为承接这一“宏大”战略目标的载体、桩脚。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管理层自工行上市之后,一直在“埋头”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完善“A+H”模式,并且召开保荐人会议,强化保荐人职责,股改、清欠工作也加入最后攻关阶段,作为“保护”国有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券商的综合治理也即将大功告成。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历任领导人,在岁末齐聚深圳,大谈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人,加快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等,都不 是偶然的。“蓝海战略”之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对内修缮”的初级阶段之后,正日益凸显出其“进攻性”,而现阶段的“放缓扩容”,加强内部制度的完 善(包括传闻中的“暂停新基金审批”),很可能都只是“鸷鸟将击”前的“必藏其形”而已。

  大扩容并未真正开始

  当前行情的最大风险之一,来自于“不受管理层控制的”流动性泛滥。过分充裕的流动性,如果没有适当的、优质的资产与之相配,那么泡沫的产生也就难以避 免。决定行情走势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推动的制度改革,第二就是资金的供给。而后者,现在看来是“供过于求”,甚至是“泛滥”的,所以不担心 资金来源的问题。
  而第一个方面,管理层的制度改革,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市场本身的制度建设、完善;其二,则是有关上市公司本身质量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改革的问题,还是管理层相对可以“控制”的,但是流动性问题,则显然不在管理层的“能力范围”之内。
  于是,管理层就面临着这样一个悖论:庞大的流动性,需要相当的优质资产的供给,才能够将泡沫成分抑制在一定范围之中;但是,管理层又受制于自身改革进程,和一些现实问题的约束,不可能在制度建设上,也像流动性那样“大干快上”,而只能够按部就班,稳步推进。
  因此,资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至少在以“A+H”发行大规模“重启”之前),都将超过优质资产的供给,从而成为影响行情的阶段性“显性因素”。
  而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管理层在有关IPO的政策(特别是有关“A+H”的政策)没有进一步修缮之前,还不能够(或者还不愿意)推动更大规模的高速 扩容,以对冲流动性泛滥,而只能够通过“H→A”以及再融资(特别是央企的整体上市)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流动性的过度泛滥。因为此二者,一个有 海外市场的监管磨砺和股价的对比,一个的发行制度相对IPO而言,还算“良好”,在IPO的发行制度尚未修缮完毕之前,这两者,就成为确保股市能够引入优 质资产的相对可靠的“通道”。
  至于中国人寿(其A股融资额将接近300亿元)的“海归”,是否意味着股市“大扩容”的开闸?此次“大扩容”又会不会摧毁行情上涨的希望呢?其实中国 人寿的“海归”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层调控资金过剩战术上的策略,而并非既定中的战略安排。或者说,中国人寿更多是被“流动性过剩”逼出来的,管理层规划中 的“大扩容”还没有正式启动。
  中国人寿的“上会”,并不代表证监会启动规划中的“大扩容”,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于,相关的发行制度还并没有完善。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目前已 明确指出,明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继续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完善“A+H”模式。而财富证券日前曝出的“乌龙门”事件,已经由小见大地说明了,目前A股市场 的发行制度,还不具备健康地承担高速大扩容的能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好又快”的定调下,缺乏完善的发行制度护航,股市新股发行若重新走上重量不重质的“老路”,不仅有悖经济改革的总体基调,并且 极有可能将前期改革成果付之一炬,尤其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央企大盘股,一旦在发行过程中有所闪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负面影响,这绝非已赋予资本市场战 略性任务的中央政府所愿意看到的。
  那么,中国人寿的“海归”又该如何解释呢?从实际需要来看,资金的疯狂,已经成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中最不确定因素,毕竟管理层可以控制制度建设的进程,但是对于疯狂涌入的资金,在无法阻止其流入的情况下,如果不提供相应的资产来匹配,则会迅速形成资产泡沫。
  而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发行制度暂时还无法承担起更多“大扩容”任务时,优先引入经过成熟市场考验的“海归”股,便成为了当前的权宜之计。一方面,经过 海外成熟市场的审核,上市企业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有海外市场的定价作为参考,形成股价“泡沫”的机率也较小。于是,在现阶段凡具有 一定规模的企业IPO,大多都是“海归”(如北辰实业、大唐发电、广深铁路)。此外,制度相对完善的再融资,也在不动声色地大规模扩张(最新消息显示,万 科定向增发7亿股A股获批)。
  因此,中国人寿的“上会”还并不是管理层既定“大扩容”的发令枪,在发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之前,大型企业的扩容将主要以“海归”及再融资为表现形式。在“不得不为”与“不可为”之间,将“海归”作为A股市场IPO的主旋律,既是证监会的无奈,也彰显出管理层的智慧。
  那么,此次“大扩容”会不会摧毁行情上涨的希望?目前的“大扩容”仅限定在“海归”与再融资的范围之内,更大规模的“A+H”暂时还不会启动,况且, 从目前基金一天募集超过400亿的资金流量来看,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集聚所激发的资金投资冲动空前高涨。在11月和12月,将至少有2500亿的资金通过 基金入市,通过简单的数字比较,仅此就需要相当于10家中国人寿上市,才能提供相应的资产。如果市场“识破”了管理层在短时期内,不至于将扩容节奏提得太 快的“意图”,资金疯狂的程度将超过甚至淹没资产的供给,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其破裂后结果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不过,管理层手里还是有牌可以打的,中石油、中海油、中移动、交行、建行等一系列大型的“海归”央企,皆在证监会的调动范围之内,但如果“大扩容”的 速度过快,令市场“受惊”过度,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目前所形成“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又将被打破,改革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也或将错失。换言之,目前引 央企“海归”,的确只是证监会当前的权宜之计,以行政手段来人为控制资金与资产的平衡,而并非相关制度的合理引导,这一碗水很难端平,要么走上沉渣四起的 “泡沫”行情老路,要么重温“大扩容”挤垮大行情的噩梦。
  对证监会而言,进一步修缮好发行制度,并搭建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平台,引导资金各归其位,才是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双赢”的长治久安之策。
  来源:《凤凰周刊》2006年第36期总第241期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u/4b8bd145010007c6

没有评论: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