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社会转型使中共面对新挑战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日载文《中国转型使执政党面对新挑战》,摘要如下:
  中国有关方面日前发表了《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分学员中所进行的一份“民意”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依次为社会治安、收入差异、腐败、社会风气、失业、地区发展差异、看病难看病贵、农民负担、教育不公平等问题。
  有关政治改革的议题受到冷遇,大多数受访者幷不认为政治改革具有迫切性。
  尽管这个调查涉及面不广,但因为党校是中共政治精英们聚集的地方,学员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党员干部对中国改革的总体看法,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信息不可忽视。
  一方面,这个调研的结果幷不令人惊讶。受访者所关切的问题的确是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应当说,最近这些方面的问题较之往年有很大的恶化,已经到了不得不给予关注的程度。
  再者,受访者的看法也与中国目前所进行的社会改革相当一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改革重点一直在经济面,直到近年,改革重点才转移到社会改革,想通过社会改革努力推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同时消化经济改革所产生的诸多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这个调查也包含着值得注意和令人担忧的信息,正当中国迫切需要政治改革的时候,政治改革在官员当中失去了迫切性。很显然,所有这些问题是要通过政治改革得到解决的,而执政党是政治改革的主体。
  现在,随着中国进入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即向执政党转型。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中共面对的主要议题。
  这个转型也是历史必然。改革开放、全球化、持续的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已经导致了中国社会质的变化,经济社会的转型要求治理的转型,就是说要建立人们所说的“良治”。
  建设“良治”的努力既表现在执政党本身的建设上,也表现在执政党和社会的关系的改变。党内改革和社会改革因此是近几年来中国改革的主轴。
  不能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社会改革都是需要政治改革来推动的。不过,迄今为止所有的政治改革,如法治、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地方民主等等,都是辅助性的,既为了给经济和社会改革创造政治条件,也是为了应付经济和社会改革所带来的负面结果。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表明,任何反应式的政治改革已经不足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在这点上,中国也可以从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往的发展经验中学到很多历史教训。

没有评论: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