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中国现在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方案的改革

加拿大海外中文网1月2日载文《渐进式改革的得失》,摘要如下:
  中国现在仍然处在转型时期。从邓小平为中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那时起,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基本的事实,从这个认知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需要不间断的持续的有效的改革,幷且需要不断的检讨。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检讨时,首先就从整个改革的指导思路入手。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越难的题目越留到后面做,每走一步都在寻找最小的风险。
  二十八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存在,幷且还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所得。假如以苏联的激进式改革为参照系,尤其可以对中国的得印象深刻。
  其实,激进或者渐进的改革,不涉及到对错的评价,涉及到的是是否愿意付出代价,以及能否承受代价,由谁来承受代价的问题。苏联崩溃了,但是俄罗斯现在享受到了苏联改革的利益。而中国则越来越接近触及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难题,由此,风险和困难也越来越大。这是渐进式改革的所失。
  中国改革每走一步,都是在选择风险最小的切入点。典型的步骤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改革的政治阻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也在社会上逐步培育起改革的意识。这种政治策略非常高明。但是,当改革推进到今天,同样要看到摸着石头可以过河,但却无法通过汪洋大海。
  我们知道,改革是复杂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也相互制约。虽然选择从最易入手,但当改革越深入下去,牵连面就越广,其他关节的不断加入就影响到先期改革环节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随之而生。
  以国企改革为例。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放权让利,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国企改革幷不是简单“关停幷转”,股份化就能毕功,它牵涉到产权的改革,也牵涉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问题。国企如果要实现自由雇佣工人,那么社会将承受大量失业工人,这就变成了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了。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没有到位,国企改革当然难以到位。
  渐进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既取得了初期的巨大成就,也为现在遗留了许多问题,让中国近三十年来始终处在转型的阶段,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长达十年的经济荣景以及未来的持续看好,掩盖了这些仍然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需要齐头幷进,有完善而周全的配套措施,尤其是通盘考虑的整体方案的改革。

没有评论:

Google